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德立家风 承传文明——潍坊 李仁廉

2015-5-18 11:25| 发布者: 家网编辑10| 查看: 701| 评论: 1

摘要: 过去的事实证明,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家风的影响,所以说“家风”是个宝,代代继承传下去,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从潍坊市政协退休已有十多个年头,人老了,喜欢回忆总结,经常想起祖训家风。我认为,家风是 ...

过去的事实证明,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家风的影响,所以说“家风”是个宝,代代继承传下去,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从潍坊市政协退休已有十多个年头,人老了,喜欢回忆总结,经常想起祖训家风。我认为,家风是财富,是航标,也是责任。什么是家风?我身心体会到家风是:草根底气、老前辈立世格言和品德践行自然融合形成的传统型正气之风。在这个家风里,充满了仁爱传统美德;表现出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着真、善、诚、信的崇高思想。家风,有超凡的亲情魅力,是自家人管理自家人,培养正气基因的好“笼子”、好“染缸”;是推动国家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是为社会和民族培养健康心灵的基础阵地。

家教家风也有时代性。解放前,爷爷奶奶的教诲是“忠厚传家远”,“和气生财”,“老实常在”,“不怕家穷,就怕志短”,“不怕有难,就怕人懒”。解放后,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创业要心胜,与人要真诚,想事要科学,做事要扎实,处事要公正,对事要求是,走社会要明事理,求结果要顺其自然。我家,从我爷爷算起,四代人在村里都算是大户人家,论辈分最上,论威望最高,家族的正气全村受益。“对国忠、对长孝、对子爱、对邻友”,就是我家的家风。家风影响村风:“劳为本、富为荣、孝为先、和为贵、诚为美、法为上”的村风,已成为全村村民精神生活的人文家园。

家风正气是祖祖辈辈以德为先在实践中营造出来的。我父亲在家中,对父母孝,对儿女亲,责任心特别强,他的爱使家庭充满和谐、温暖、快乐气氛。对乡亲们怀着一副热心肠,重情重义,推诚揖让,帮人解难,众人称赞。我父亲是“种地能手”,“庄户兽医”,在村里传播农业知识,带动大家增收,帮助老弱病残户代耕代种不要报酬,给困难户疗治牲口病,不收费。解放后,他拥护共产党,热爱新社会,如过去粮食统购统销时,他在村里第一个带头送交爱国粮。父亲许许多多的故事,一直感动着我,受益终身。

回顾父亲想起自己,出生在劳动世家的孩子,从小就爱劳动,我上小学时,每天早晨背起粪筐,捡回一趟大粪,再到校上早自习,我十三岁就担当起了赶马车的责任。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叮嘱说:做事先做人,上不亏党,下不亏民,先公后私,争取先进。父亲的苦心金言,我铭记在心。如我在安丘县委工作时,我妻子生孩子,同一天,她走着去医院,我骑上自行车下乡出发,我回家她出院,一点也没照顾上,妻子因生下孩子时无人照顾,吃凉饭、顶寒风上厕所,中下了肠炎至今常犯,我感愧疚,她无怨言。一九六四年,我随工作队到海阳县农村搞社教,与群众同吃同住,我的房东是一位朴实的大娘和一个光棍哑巴儿子过日子,我特别同情他们,在生活中,我吃粗粮,省出细粮给大娘吃,在工作之余,帮助“哑巴”到地里干活,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先后三次送大娘到医院看病,并替她交钱,由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工作组撤离时,队部宣布赶早启程,不准群众送行,可是房东大娘一夜未眠,大娘送我到村头,抓着我的手不放,“哑巴”送我到公社队员集结点,当车鸣轮动时,我在汽车上看见车下的哑巴大哥,举着双手使劲的摇晃,脸上哭、笑交加,泪水直流,我被感动得控制不住哽咽,流下了眼泪。我是第一次感受到,群众对干部的深情和眷恋,至今感动不忘。

为了牢记和传承祖训家风,每年的清明节,我兄弟四人都携带子女回到农村老家,集体举行纪念活动,由我主持在已故先辈的墓碑前鞠躬祭拜,在古居乡土宅院开家庭会,三代老少回顾家史,审视家风,亲情交流,互相帮助,和睦融洽。为家庭添光彩,为国家多做贡献,是大家的共同思想。此活动形成制度,已坚持了二十多年。在平日里我对儿女们经常讲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德为先做人做事的故事,讲我的入党誓言,讲坚持信仰,坚持宗旨,讲五六十年代干群思想觉悟,模范事迹和艰苦工作的情景。全家人讨论达成共识:不图当官发财,只求堂堂正正做人;不求享受豪华,只求平安生活。二〇一二年,我为教育后代,书写了一本《回顾人生》的书,把祖训家风和三代人的人生故事,如实的记录了下来,分发给了家族内现有的四代三十九人,他们读后都说:家风就是传家宝。

家风有血统亲情之本质,继承自然于行动。我的妻子、儿女做人做事不忘前辈苦心教导,承传家风的精神,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急公好义,积极表现。有的为了工作,结婚不休假度蜜月;有的不怕吃苦自觉到工作第一线,任务重加班干;处理问题,坚持原则,保住底线;在救灾活动中积极主动做贡献,并注意低调做人不自满。妻子上山下乡送医送药,发现困难户,把自己的棉被捐送给他,等等。

家风也要随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充实。二〇一三年,我在家中提出了:“爱国敬业奉献,诚信友善胸宽,孝老爱子温暖”为内容的新的人生格言,并请书法家书写成条幅,分给了儿孙,盼他们以此为镜,完美人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回忆有思,思中有悟。我的感悟有三:①家风有天理性。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走正道,有出息,成龙成凤。所以都自然极力的面对面的灌输正能量,并做出样子,潜移默化孩子融入正气。这样家风也就自然成为公民健康成长的营养素;成为立人、立家、立国的基础工程。②家风有权威性。有几千年传下来的家族风俗,家庭以忠孝为先,祖训为圣旨,家规为法律,有源自血脉亲情的遵从之本性,家风的魅力无边,它的正能量作用是无可替代的。③加强家风建设,弘扬家风精神,是当今之急需。现在,从社会各方面暴露的问题看,德失现象严重,社会风气不乐观,对“道德病”的救治,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抓起,从源头上抓起。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人人依靠美德营养成长成才,国民道德素质高起来,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能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gabee 2015-6-7 21:12
德立家风 承传文明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