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百岁邵逸夫的养生秘诀

2012-4-27 15:2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364| 评论: 0|原作者: 卞吉|来自: 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

摘要:  “永不退休”的邵逸夫,还是在2011年岁末最后一天退休了。104岁的世纪老人,终于卸下所有职务,成为名副其实的“逸夫”。 这是华人世界里很难超越的传奇人物:由他创办的邵氏兄弟公司,迄今出品影片超过一千部;他 ...

 

“永不退休”的邵逸夫,还是在2011年岁末最后一天退休了。104岁的世纪老人,终于卸下所有职务,成为名副其实的“逸夫”。

这是华人世界里很难超越的传奇人物:由他创办的邵氏兄弟公司,迄今出品影片超过一千部;他退休离任的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VB),在香港历次收视大战中屹立不倒,制作节目行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华语影视名人,或多或少都跟邵逸夫这个名字发生联系;由他创办,以他名字命名的“邵逸夫奖”,有东方诺贝尔的美誉;热心慈善公益的他,迄今已经向内地教育捐助超过33亿港元;在内地大小学校,随处可见“逸夫楼”;为表彰邵逸夫对内地教育科技事业的贡献,中国政府将一颗1990年发现的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1907年出生的邵逸夫,已过百岁高龄,但身体硬朗、步履稳健、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有人问他养生秘诀何在?邵逸夫笑答:“秘诀有三:一是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

                               晚年小劳,有益长寿

    邵逸夫说:“我的最大乐趣是工作、上班。”的确,邵逸夫在90岁以前,还每天坚持上班。他认为,晚年小劳是有益健康的,但应量力而行。他看电影之多,堪称一最。中国的外国的、文的武的、好的差的,他逢片必看,他借此了解电影动态,以确定题材,制定拍摄计划。上世纪60年代,他每天工作16小时,至少要看两三部影片。

   在他的运作下,曾产生了《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经典电视剧,也挖掘出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大牌明星,正因如此,他也被视为香港娱乐圈的绝对大佬。

   年逾百岁的邵逸夫在养生之道上和其他寿星有些不同,他曾向香港特首曾荫权传授长寿秘诀,那就是: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转64圈。 不知道他是否从“老从脚上起”这一养生格言中领略来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老年人多锻炼一下脚部,确实好处多多。邵逸夫这一独特的养生法从中年开始,一直坚持到晚年,直到步入高龄以后,腿脚多少有些不便,才逐渐减少。

                         

 笑口常开,红颜相伴

    邵逸夫是个笑口常开的人,他说,笑是宽容,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善良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不过在有些人看来,他还以爱情滋润了自己。

    当年邵逸夫在新加坡创业时,结识南洋富豪余东璇及其女友黄美珍,更与黄美珍情投意合。1937年,邵逸夫与黄美珍婚礼当天,余东璇送来了50万元大礼。邵逸夫与黄美珍的婚姻维持了50年,持续到后者85岁病逝。

    黄美珍病逝后,邵逸夫和相恋多年的方逸华结婚。有趣的是,方逸华一直是邵逸夫工作上的左右手。婚后他们原有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不像普通夫妻那样长相厮守,邵逸夫和方逸华依旧住在各自的家,平日两人一起在电视城上班,周日方逸华才会到邵家,和他共进午餐,每次她大概逗留3小时,其实他们的居所相隔只有5分钟车程。

    许多人担心高龄的邵逸夫是否能带给方逸华幸福的婚姻生活,方逸华自己倒不担心这个问题,她表示邵逸夫养生有术,因为喜欢和年轻人接触所以长葆身心愉悦。

                           勤练气功,常吃人参

每天练气功是邵逸夫必修之课。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功两个小时,步不乱、气不喘。除此之外,他还坚持打太极拳、游泳、散步。他说:“因为我练气功,睡眠质量很好,每天睡6个小时就足以解除一天的疲劳。我的养生之道在于持久地坚持运动。”据悉,他每天除了运动之外,还会读报一个小时左右。据说,邵逸夫曾邀请武当山的气功师到香港传授气功。另外,他更是“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的顾问,只要他有需要,24小时之内就会有气功大师为他治疗。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邵逸夫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重视养生。最初,每天炖一根野山参进补,至上世纪60年代后期,改为每日在舌下含薄薄的一片顶级野生人参。

                         养生讲究“三不做”

   邵逸夫的另一个养生之道就是“三不做”。他曾说:“我是三不做的,第一不赌钱,第二不喝酒,第三不做不正常(刺激)的事。”他说,刺激的事情对身体不好,要正常生活。据悉,他每天除了以走路来代替运动之外,还要读报一个小时左右。邵逸夫喜欢旅游,过去,他每年要出门旅行一次,其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可见身体的状 况是不错的。

   在饮食上,邵逸夫可以说是“百无禁忌”,除了酒以外,牛扒、鸡翼等照吃不误,他最爱喝的一种汤叫“养生汤”,名为养生汤,其实是一种用密瓜炖成的汤,汤汁又浓又白。邵逸夫遵循的也许就是营养学上的“营养平衡”。104岁的著名生物学家陈纳逊的养生之道就是“三个平衡”,其中一个就是“营养平衡”,他认为:合理的营养是代谢的基础,膳食中既要保持充足的蛋白质,又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邵逸夫的饮食量不多,但保持了营养上的平衡,确实可取。

                           为人宽厚,乐于助人

   邵逸夫高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宽厚和乐于助人。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元,兴建了5229个教育和医疗项目。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有邵逸夫捐资修建的“逸夫楼”。他还模仿诺贝尔奖,创立了“邵逸夫奖”,其基金高达50亿港元。20085月,四川省的汶川地区发生八级地震,邵逸夫在得知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十分悲痛,即向教育部捐款1亿港元,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1990年,中国政府将在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此来表彰邵逸夫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古人云:仁者寿,这是因为仁爱之人的心和山一样平静和稳定,他们以爱待人,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由此看来,邵逸夫的高寿,与此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