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正因如此,它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成为回荡在十三亿人民心中的高昂旋律。这就说明“中国梦的本质”也包含了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要求,人民的期盼。 二○一三年十二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 习 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梦的本质和“三农”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共济宁市委和市政府连续下派驻村联户第一书记就是团结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实现中国 梦,齐奔小康的重大举措,是紧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春节过后的3月30日市委、市政府即召开了驻村联户工作暨第一书记下派动员大会,这天我全程收听收看了会议的实况。梅永红市长主持会议,马平昌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马平昌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自2012年 启动“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交流活动”以来,我市驻村联户工作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拓展和完善提升”。济宁市的这一做法走在全省走在前列,受到省委 书记姜异康同志的赞扬,姜异康书记作了“贵在坚持,贵在创新”的批示。姜异康书记的批示,一是肯定了济宁市的做法是正确的,二是还希望驻村联户工作要不断 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驻村干部的智慧和才干。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下派帮扶工作组改变农村面貌是广大农民 的共同期盼。 马 平昌书记对切实发挥好第一书记在帮扶工作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村后,首先要了解村情民意,推动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引领增 收致富,建设村级班子,规定各项制度的重任,要完成抓党建促发展的任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好帮扶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抓好所驻村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把加强村级组织贯穿驻村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民主议事,财务公开,民事代办等制度。要严守纪律树好形象,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心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树立起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我认为马平昌书记的这段讲话,既体现了中央建设新农村的20字方针,又体现了调查研究、因地、因村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也体现了驻村干部要用“三严三实”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约束自己,树立好良好干部形象,其中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严抓好村级党建工作,这一条抓好,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马 平昌书记还特别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干部驻村联户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 位,责任落实到位,检查考核到位,确保工作深入开展。马平昌书记讲的这段话是对下派干部单位领导干部讲的,单位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只要遵照马平昌书记讲 的“四个到位”去做,下派驻村的第一书记一定会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各项工作做好,树立干部良好形象。 市委政策研究室驻汶上南旺二村第一书记刘刚同志用自己驻村的亲身经历在4月29日的 《济宁日报》讲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文中写到:“我市驻村联户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数千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已走近了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的第一线。”驻村入 户走访,与群众打交道,说起来简单,但作为长期在机关,特别是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同志,靠一腔热情不一定取得好的效果,还要靠不同时期与群众沟通交流 的方式方法。刘刚同志用他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三个时期”:一是观察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让老百姓知道你是什么人,来干什么的,群众把你当成自己人,接下来 村情民意就好摸了;二是成熟期,刘刚在文章中写道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时,切记不要带本子,尽量不要让干部陪同。如果有干部陪同,有的村民就不愿讲真话,讲 实话;三是信任期,刘刚同志写道:“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贵在说到做到,要经常去回访,既能体现对群众的关心、关爱,又能及时 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有利于维护村庄稳定,可以说一举多得。”我认为刘刚同志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三个时期”不无道理,也希望驻村联户干部把这“三个时期” 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4月21日《济宁日报》报道了市公路局干部驻村工作受表彰的消息是通讯员张波、田云写的,文中写到:3月30日召 开的全市干部驻村联户暨第一书记下派动员会上,市公路局驻鱼台县张黄镇下李村工作组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驻村工作先进工作组,”驻鱼台县张黄镇下李村工作 组组长李文同志受到嘉奖。文中继续写到:自我市部署开展“大规模驻村联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以来,该局驻村工作组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积极转换工作角 色,快速融入新环境,严格履行帮扶职责,结合所驻村村情实际,从村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尽心竭力帮助,办实事,做好事,解决了村民出 行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美化,家庭困难学生上学等难题10余项,帮扶工作赢得了驻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李文同志与他的同伴在这个村只驻了一年,在市委和鱼台县委的亲切关怀下,认真履行帮扶职责,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和嘉奖,受之无愧。公路局李文同志同样是今年下派驻村联户干部学习的榜样。 在 中共济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目前全市嘉祥、曲阜各省市区对下派驻地联户干部已形成高潮。以嘉祥为例:他们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要过“三关”(县直部门 “推荐关”,主管部门“审查关”,派驻村居“对接关”)。嘉祥县组织部门要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要当好七大员:一是当好村情民意调查员;二是当好惠农政策落 实员;三是当好党建工作的指导员;四是当好发展经济领航员;五是当好信访代理员;六是当好村级制度教导员;七是当好村民事务代办员。嘉祥县的做法完全符合 马平昌书记3月30日的讲话精神。曲阜市的做法是,唱响驻村联户三部曲:第一书记工作室,形成为民办事的合力;“和为贵”调解室,迅速化解群众矛盾;“民情夜会”,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尽管做法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当 今社会,中共济宁市委、市政府决定连续下派驻村联户第一书记,是时代的要求,任务重、标准高,是为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的重要举措,让我们 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往直前,“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会在不远的将来会呈现在济宁人民面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谨以此文献给全市下派驻村干部。
市水利局退休干部 钟加淼 2015年5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