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焦裕禄精神的实践者 ——记离休干部牟步善

2015-5-6 09:56| 发布者: 家网编辑10| 查看: 1472| 评论: 1|原作者: 汪运传

摘要: 离休干部牟步善已是九旬老人了,他在县委副书记、书记岗位上干了31年,老百姓习惯称他老牟书记。牟书记常说,“说起来我很幸运,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正是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的时期,焦裕禄就是我的榜样,是我一辈子的 ...

离休干部牟步善已是九旬老人了,他在县委副书记、书记岗位上干了31年,老百姓习惯称他老牟书记。牟书记常说,“说起来我很幸运,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正是开展学习焦裕禄活动的时期,焦裕禄就是我的榜样,是我一辈子的镜子,我时常用来照自己,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学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获得了智慧、勇气和力量”。牟书记这些话实实在在,掷地有声。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就是我身边的焦裕禄。

“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

焦裕禄心里装着群众,牟书记一刻也离不开群众。他常说,“共产党员要到群众中才有力量,我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他工作时一年有200多天在基层蹲点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离休后更是天天在群众当中。1953年当他看到不少群众春季闯关东,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深情地说:“‘盲流’也是我们的老百姓,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啊,谁愿意当‘盲流’?他们是被逼得!旧社会逃荒、要饭、扎觅汉,现在解放了,他们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啊!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就是要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于是县委一班人统一了思想,下决心改善农业条件,几年功夫涌现了一大批治水改土的典型,促进了全县农业发展,提高了粮棉产量,日照“盲流”逐年减少。2008年冬天气特别寒冷,大片的茶叶被冻死,牟书记看了十分心痛,那些日子他一个80多岁的老人天天泡在茶园里,东港、岚山的茶园跑遍了, 专家行家访遍了,反复探求茶叶越冬管理技术要领 。他亲自给市长写信召开了全市茶叶越冬管理现场会。还不辞劳苦的逐个茶园做工作,推广新技术。近年来,日照市茶叶越冬管理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每当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听到茶农丰收的喜讯,牟书记的脸上就泛起了满意的笑容。

“一辈子都是党的人”

牟书记常说:“我老牟,一辈子都是党的人”。1977年牟书记调任沂水任县委书记,那时候临沂地区派性严重,他带领县委一班人,坚持党性,反对派性,他顶住压力,实事求是地清除派性,坚决处理“三种人”,他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却引起了少数人的不满,专门到地委诬告。在面对上级调查组的质询时,牟书记坚定地说:“我是党的人,不是哪一派的人!谁有派性我反谁,哪里有派性就反到那里!”。“一辈子做党的人”是他永远地追求,不管什么时候牟书记心里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牟书记常说:“事物发展是变化的,有些东西在变,要变,有些东西就是不能变!为己还是为人民,是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分水岭。任何时候头脑里要有一根弦,分清是非,坚持原则。”前些年有位领导家属插手具体经济事务,在社会上反应不好,牟书记了解情况后,不顾情面到这位领导家里当面指出。多年以后,再提起这件往事的时候,他说:“我虽然离休了,但我老牟还是党的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永远没有退休,看到问题就要指出,不能当老好人,这才是党的好干部,这才是共产党员!这既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同志的关心爱护啊!”。多么朴实的语言啊,反应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

“就问一句话”

我来干休所工作6年了,常在牟书记身边服务,对他的崇敬之情也越来越浓。他的许多老部下经常来所看望,大家对牟书记都非常崇敬,说起牟书记对自己严格地要求和培养,都感到由衷地敬佩和感激,都把牟书记当成自己一辈子的良师益友。在牟书记身边久了,有关他的故事我耳熟能详。

牟书记是从来不为私事找部下的,但有一次例外。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地区刮起走私之风,有的干部为发展地方经济头脑发热涉险参与。牟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非常忧心。想到一位老部下在要害部门工作,就连忙去办公室找他。这位老部下觉得老领导亲自前来,肯定有大事,连忙迎出来。牟书记见了严肃地说:“知道你很忙,我来就问一句话,走私的事,你怎么看?”。当听到“坚决反对,坚决不参与”的保证后,牟书记满意地笑了。这件事当我听人说起的时候,心里更加敬佩。什么是关心?什么是爱护?严格要求就是部下的关心和爱护。

牟书记家属郭大姨建国前作为优秀青年干部,参加过鲁中南地区的干部培训,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出类拔萃。论资格、论能力、论成绩在全县都数的着,可就是得不到提拔。说起这事,郭大姨到现在还有些意见,总会笑着问牟书记:“老牟你说说来,我哪点不合格?”这时牟书记也总会略带歉意地说:“哪里不合格了?不就因为你是我牟步善的家属吗?”做牟步善的家属就要有更高的要求,做他的孩子就要更加严格了,有时近乎苛刻。1954年县委书记们配了自行车,他的专门安排办公室同志管理,车子从不推回家里,还再三叮嘱,决不允许让他的家属孩子动一下。他在家里专门做了规定,不允许子女私自踏进县委机关一步,其家属除工作外也不准到县委机关。他不但对子女严格,就连他4岁的小重孙都要受到他严格管教,都怕他这位严厉的老爷爷。在牟书记的眼里,“严是爱,宽是害”。在他的严格教育下,他的子女后代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他们从不以领导干部子女自居,他们个个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美德受到大家的称赞。

    牟书记故事还有很多,他的美德说不完。他是“南茶北引”、“南竹北移”和“水稻引种”的引路人,是沿海防护林工程的探索者,是“四改造,六统一”全国卫生县典型的创造者,也是日照、沂水、临沂工业的开路人。他带领三县人民大搞基本建设,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建设,彻底改变了山河面貌,使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他正直、坦率、真诚,是一位永不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原司法部部长高昌礼称赞他:“一生耕耘步步善”。原省委调研室副主任陈希玉称赞他“步履踏遍黄海岸,善举留在沂河边,好在苍生享美誉,官德清白天地间”。能在他身边服务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优秀品德和高尚的“人品、家风和官德”。他就是我身边的焦裕禄,是我的一面镜子,我要向他学习一辈子。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gabee 2015-5-9 11:54
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学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获得了智慧、勇气和力量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