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孩子未来 共谋葵园发展 ----高区实验小学“五老”志愿者王天国的事迹
在葵园实小的书画创作基地,经常会看到一位老人或挥毫泼墨,或引领鉴赏,他就是实小师生敬爱的“五老”之一——中华美术研究院王天国院长。 王院长本是新华社美术评论记者,现任中华美术杂志主编、中华美术研究院院长、水文书法艺术网主持人、中国书法学会会员、东海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族艺术研究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联东方艺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政协威海市第10届、11届委员,文史委委员,经过长期探索,在水文书法方面造诣颇高。 2009年8月,实验小学(原柴峰小学)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学校提出了新的五年规划,即在未来五年中,要打造“师德奠基、专业立身、生活聚力”的教师队伍,培养“习惯修身、经典养心、特长怡神、科学助力”的特色学子,建设特色现代化学校。2010,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打造葵文化,提炼出“扎根沃土、心向阳光、簇景成团”三个核心价值观。 偶然的机会,王院长与袁海鹰校长相识,对于学校葵文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自愿加入葵园这个大家庭,从此王院长成为葵园的“五老”之一,在主持书画工作之余,与学校携手,传承发扬中华经典文化,关注关心学校特色发展。他提出,从书法绘画文化切入,烘托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文化建设思路,让文化建设有路可循,增加了学校加强文化建设的信心,并身体力行,为葵园文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王天国院长走进葵园,扎根葵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及内在文化提出了诸多合理化建议,自此,葵园师生多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学校的艺术氛围更浓!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得到王院长的大力支持,文化品味明显提高。2011年4月,葵园名家书画室正式挂牌,王院长带领中国赴韩画家来校进行笔绘,以“葵”为主题,创作了十几幅作品,如:取心向日、葵园百花图、葵魂……义务将诸多书画家引进校园,为葵园进行专题创作。如今走进高区实验小学办公楼,学校的葵文化在一幅幅淡雅隽永的书画作品渲染下尤为突出。 王院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书法爱好者,书法艺术功底深厚,经过长期探索,水文书法精湛,他的书画作品运笔有力、造型优美、内涵深厚,学校老师很是喜爱,能向王院长学习一二成为全校教师的心愿。 了解到老师们的心愿,王院长主动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请名书画家为教师进行讲座,提高教师审美能力,促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于是“葵园名家书画讲座”正式开讲。从美术起源到画科、技法、题章、形式、规格等国画入门知识、到书画作品的鉴赏——书画讲座让葵园师生走进了书画经典文化世界,老师们受到了水墨文化的陶冶,艺术品味也获得了提升。此举与课前三分钟的“三名欣赏”相得益彰,课堂在保证高效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内涵发展。此后,王院长多次利用自己在文化界的影响,将全国各地的知名书画家引进葵园,与教师座谈、为校园创作。 受到书画艺术的熏陶,葵园师生爱美之心被点醒,各年级纷纷以葵文化为核心,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办公室、走廊、教室文化建设,如将低碳生活与手工艺术相结合,利用搜集的废旧易拉罐、纸杯结合丝网、铁丝,做成形态各异的葵,装点办公楼走廊,与墙上的名家书画交相辉映;将生活种植与盆栽艺术相结合,引入地瓜、大蒜、小麦等生活常见植物,经过栽培成为窗台上的绿色盆景,为葵园增添了生机与希望。 高雅文化成为学校生活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茶艺、陶艺、棋艺等校本课程,丰富了葵园师生的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味;在名曲、名画、名篇为主要内容的课前三分钟葵园主播中,孩子们对书画欣赏有了自己的见解,并 学校的发展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王院长。如今,在葵园名家书画室,经常可见王院长挥毫泼墨的身影,不时会有学校师生前来观摩学习,王院长总会耐心细致地给大家讲解,和师生一起鉴赏书画作品,水韵墨香在葵园弥散开来,全校师生的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