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五老风采——王荣光

2015-4-28 10:51| 发布者: 威海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613| 评论: 0

摘要: 化作春泥更护花 ——环翠区教育局关工委原主任王荣光的事迹 王荣光,一位80岁老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当过教育科长,五十年代做过中学校长,六十年代做过文教局长,七十年代又任过教育局长,在威海教育界可谓是鼎鼎大名 ...

化作春泥更护花

——环翠区教育局关工委原主任王荣光的事迹

 

王荣光,一位80岁老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当过教育科长,五十年代做过中学校长,六十年代做过文教局长,七十年代又任过教育局长,在威海教育界可谓是鼎鼎大名。八十年代以后,虽然担任了其他部门的领导,大家仍亲切地称他“老局长”。

正是这位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0个春秋的老人,耄耋之年,仍眷恋着杏坛,把自己的余热无私贡献给了他所衷爱的教育事业。

情系教育,痴心不改

1940年参加工作,到1990年光荣离休,在他51年革命生涯中,有过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严峻考验,有艰苦环境中兢兢业业的忘我工作,有文革劫难不堪回首的摧残折磨,更有社会主建设时期的辛勤劳作。

与其他离退休老人们一样,他也想象着从此以后能从容休闲,安度晚年。但习惯了成天忙忙碌碌的他,突然闲了下来,总感觉有些不适应,最让他放不下的就是教育二字!每当路过一所学校,他总是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透过校园的围墙向里面张望,教室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孩子们奔跑的身影,都会把他牢牢地吸引住,在那里驻足老半天。

为此,老伴没少数落他,有时和他开玩笑地说:“你干脆进去和孩子们一起玩好了!”他总是长长叹口气说“我又何尝不想呢!”与教育打了半辈子交道,这份感情不好割舍呀!

也许,正如王荣光所言,“我这一辈子与教育最有缘分”。在他离休没多长时间,环翠区教育局开始筹划组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事宜,“老局长”自然也成了他们首先考虑的人选。就这样,组建关工委,担任会长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

成立关工委,必须要有人出来做事!很多老同志离退休之后,只想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虽说是老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工委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工作,但真要动员他们积极参加进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各人的身体、精力、家庭以及想法等方面毕竟不尽相同啊。

为尽早建立起关工委组织,他对全区各单位离退休老同志的情况进行了广泛地摸底调查,走访了部分老领导、老军人,商讨成立关工委的事情。一天晚上,他项着七、八级大风,亲自登门,请三位已退下来的老局长出任关工委的顾问。三位老同志被他的热心和诚心所感动,当晚便答应到关工委工作。一位老局长对老伴开玩笑地说:“王老局长是来叫我重新就业啊!”

接着,他又走遍全区中小学校,与学校领导和老师座谈交流,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全面落实组织机构、办公经费、活动场所的事。全区各级关工委组织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建立了起来,并形成了网络。

1993年,环翠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了!那一年他68岁,从此开始了他“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晚年生活,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0余年。

凝心聚力,服务教育

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并非易事,它需要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奋斗和不停的探索追求。关工委,作为新时期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生事物,被人理解接受自然需要一个过程。关工委的机构虽然在短时间内成立了,但要让学校和社会真正认识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而掌握关工委工作的性质、特点和方法,最终去完全接纳它,确确实实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学校方面讲,不少人认为关工委工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学校里有少先队、共青团、德育处等组织机构,再设立一个“关工委”,是不是多余呀?甚至有人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离退休老同志都离开了学校,有的甚至已经多年都没接触教育了,不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工作能有什么帮助呢?

刚开始,王荣光也有所顾虑。他考虑的不是害怕做不好这项工作,而是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资格老,学校领导碍于老局长的情面,反而不利于自己开展工作呢?为此,他定下了“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的工作原则,并以此作为自己从事关工委工作的座右铭。他经常和身边的老同志讲,“不要直接干预学校的教育工作,咱们就是一个服务者,给予年轻一代教育工作者一定扶持,做好他们的参谋和助手就足够了!”他还形象地把关工委工作比作战斗中的“外围战”。正是这种准确的定位,也让那些有偏见的人慢慢改变了当初的看法。

为尽快打开全区关工委工作的局面,他采取了以点带面的策略。他发现实验中学的领导接受新事物快,对老同志很尊重、很关心,抓学校工作有魄力、有成效,就把实验中学作为一个“点”。为了培养这个典型,他亲自靠上去抓,有时候一天去三次学校,详细过问他们关工委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提高。199510月,华东地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作会在威海召开,与会同志曾到实验中学进行实地参观,时任国家教育部关工委副会长的杨蕴玉同志对实验中学作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工作扎实,卓有成效”的评价。

一有机会,碰到外地、外行业的老朋友,他总忘不了自己的“会长”身份,积极地宣传环翠教育取得的成就,呼吁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有一次,他当面对区委书记说:你为教育办事不会有过头的时候,但宾馆建多了,老百姓就要说你的闲话!

更多的时候,是和家长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热点问题。当遇到某些家长因不了解事实而发表的不负责的偏激言论时,尽管心里愤愤不平,他总是心平气和地从维护教育的角度出发,作解释宣传工作。儿女们常劝他:你这是何苦呢,不是自己找气生吗?他却说,“我已经七十多岁的人了,不能帮教育什么大忙,但我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有一张能替教育说话的嘴,我要抓住一切机会为教育造舆论!”

他这样做,是“离休不离岗”的革命信念在激励着他,是几十年对教育的这份浓浓的爱支配着他坚持去做!也正是关工委这些老同志的奔走呼吁,帮助学校密切了与社区、家长的联系,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树立起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广大中小学校长从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关工委工作给学校带来的“效益”,也对关工委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1999年,环翠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德育为首,育人以德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藩篱越来越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学校的权威受到挑战。因此,德育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关工委在其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工作一直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往往是停留在口头上,写在了文件里,德育的内容、手段、方法和机制等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滞后于青年思想发展的速度,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更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

虽已是一位古稀老人,但他的观念却永葆着青春的朝气!他认为:时代在发展,德育教育也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世纪的教育呼唤闪烁着个性光芒和生命光彩的德育,新世纪的德育应当体现对学生人生发展的终极关怀,应当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和关注,应当突出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此,他经常与区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共同探讨区域性整体推进德育工作改革的问题。

20014月,环翠区提出了“德育生活化,生活主题化”的德育工作新理念,参加并立项了全国“九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验与研究”德育实验课题,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的规律,突出德育的活动性、自我教育性、体验性和主体性,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有梯度的德育教育体系。环翠区的德育工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为了动员社会、家庭共同参与,构建“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他与关工委几位老同志展开了积极的工作。他深入到学校举行了十几场师德理论知识讲座,大力宣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紧迫性,答疑解惑,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帮助教师提高师德修养。各学校通过组建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学校、警(军)校共建等途径,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极大的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