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五老风采——丛树波

2015-4-28 10:44| 发布者: 威海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627| 评论: 0

摘要: “阳光门诊”解开学生的心里疙瘩 ——文登市天福实验小学“五老”志愿者丛树波的事迹 退休以前他是教育上的老干部,是地市级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退休以后他为教育事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为教育倾尽所能。 丛树波,一 ...

“阳光门诊”解开学生的心里疙瘩

——文登市天福实验小学“五老”志愿者丛树波的事迹

 

退休以前他是教育上的老干部,是地市级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退休以后他为教育事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为教育倾尽所能。

丛树波,一位从文峰小学退休下来的老校长,自孙子入校第一天起,就与天福实验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多次主动和校领导联系,希望能为学校做点什么,那时正赶上学校要谋划成立家委会,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家委会成员,并凭着自己的满腔热忱和对教育的难舍之情成为第一届家委会主任,这一任就是三年。

做活动的创意者——成立“阳光门诊”

作为家委会主任,他深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是通过与家长的接触却发现,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有一种无力感,找不准教育孩子的切入点,觉得孩子只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校内校外两种表现,老师和家长面前“两面人”。更有甚者,有的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写作业等多种问题困扰着家长。但作为一名教育者,他还会站在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思考。老师为学生辛苦付出,有时却换不来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于是,他提议开设“阳光门诊”,这样搭建一个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另一方面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和良好的家教;更为了充当教师和家长的“和事佬”,达到真诚沟通的目的。他的这一设想让学校豁然开朗,把以前建成的“心理咨询室”重新命名为“阳光门诊”,意寓让身边的每个人都用阳光的心态开心学习、快乐生活,让阳光洒遍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做活动的引领者—— 用行动感染别人

为了使这项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起来,他亲自挂帅“门诊部”主任,13位班主任老师和精心挑选的4名心理咨询师组成了门诊的临时成员。

在门诊成立初期,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他为了从网上搜集更多的案例,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硬“缠着”儿子教他学电脑,一有空闲他就戴上老花镜,坐在电脑前专心研究起来。从原来的一指禅到现在的双手打字,从原来一分钟打4个字,到现在的几十个字,其中的付出只有他自己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根据从网上收集的大量案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列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案”,为各班级门诊提供借鉴。为了方便家长们及时就诊,他还提议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公布了“阳光门诊”的热线电话、邮箱地址、QQ群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有关育子困惑的信息,门诊成员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对于比较普遍的问题,则通过开展主题报告、在校报上开辟“阳光门诊”专栏等形式,为广大家长和师生答疑解惑;对于个别问题,就采用个别预约的方式,通过打电话、写信、面谈等方式,由门诊成员携手处理,校内校外携手共同教育好孩子。他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位门诊成员,在他的带动下,门诊部先后通过“坐诊”、电话、书信等多种形式解决了38位学生和26位家长提出的疑难问题。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天福实小的“阳光门诊”正蓬勃发展起来,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也稳步开展起来,截止目前共疏导各类心理问题学生60余名。

丛树波就是这样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支持配合学校做好家校共育工作。为学校、为教育、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他付出了自己的爱心、真情和责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个为教育倾尽一生的老校长,用他的余热,行走在阳光路上,架起了家校共育新苗的桥梁。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