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的护航员 ——荣成市实验小学关工委副主任张福文的事迹
每天中午,在荣成市实验小学门口,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马路这边到马路那边,来来回回一趟又一趟地护送小学生,直至学生全部走完。一日日,一年年,老人就这样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这位老人就是荣成市实验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福文。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达40个春秋, 为了教育孩子,他到网吧“蹲点” 多年的教育工作让张福文清醒地认识到,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容忽视。为了教育学生,他当起了“校外辅导员”,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收集、编写了大量的教育材料。针对少年儿童出现的迷恋网吧、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他经常到少年儿童进出的网吧进行蹲点观察,发现有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赶紧规劝,让其回家。时间长了,老人就琢磨,网吧为何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于是他回家请教上初四的外孙,当他了解到网络的神奇的时候,想方设法把孩子对网络的迷恋引入正途。他找到学校领导,希望微机老师能把常上网吧这几个孩子吸收到计算机兴趣小组。有了正确的引导,这几个孩子不再往网吧里跑了,其中五一班的刘自豪制作的电脑动画还在威海市科技比赛中获奖了呢。看着孩子的转变,老人分外高兴,去网吧巡查的干劲更足了。去网吧的次数多了,有的老板一看见老张就拉脸子,老张可不管这些,照常每天去巡查。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便骑上自行车直奔网吧,看业主是否遵守营业时间正常营业;中午趁着别人休息时间,又去网吧检查有没有未成年人进入;当夜幕降临时,再到网吧查看是否有未成年人在此徘徊。他每周坚持对学校附近的多家网吧进行检查,不管阴天晴天,刮风下雨,严冬酷暑,从不间断。他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和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发现问题就沟通教育,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有效地防止了网吧对青少年的引诱和毒害,被家长们亲切地成为“花季少年的护航员。” 为了挽救孩子,他到家中“家访” 一天,老张在传达室值班,圆通快递来了两个人来调查这个学校有没有两个孩子双胞胎,住在新庄,说这小哥俩经常到他们门口偷东西。老张心里一惊,赶紧请班主任老师帮忙调查。确实去年新庄小学合并到该校有两个孩子“鲁直柱”和“鲁玉柱”,这两个孩子家庭环境都很差,在班上时不时的拿同学的文具。会不会就是他们?找到这两个孩子果不其然,圆通公司的人一眼就认出就是他们俩。两个孩子老老实实的承认了,还告诉老师他们的爸爸妈妈也知道。想到这儿老张毫不犹豫的叫上班主任一起到这两个孩子家中家访。进门一看确实家里的条件太差了,孩子的父母以收破烂为生,养活两个孩子生活很艰难。人穷了志气也短了,孩子从外面拿回来的衣服也就穿了。再这样下去孩子长大岂不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必须想办法把孩子拉回来。当天晚上,老张就回家找了一些自己孙子穿过的衣物带上,再一次到家中走访,苦口婆心的做家长的工作,“我们不能因为穷毁了孩子一辈子”,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另一方面,在学校法制副校长的帮助下,老张亲自带着两个孩子到看守所参观,跟那些失足青年面对面交流,铁窗和大哥哥们的痛哭流涕,深深的震撼了这两个孩子,发誓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从那儿开始张福文就把两个孩子挂在心上,经常到家里走访,也经常到班上询问两个孩子的表现,现在小哥俩已经改掉了拿别人东西的恶习,同学们也愿意跟他们交朋友了,两个孩子也能安心学习了,走上了正轨。 和孩子在一起,他感觉自己还年轻 “只要每天能和孩子们在一起,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我就感觉自己还没老,还中用。”这是张福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天早上,师生们还没走进校园,远远地就能看见张福文已在传达室门口忙碌着;傍晚时分,热闹的校园安静了下来,他又成了学校的义务巡逻员,前前后后,到处走走看看。遇到晚归的孩子,他会督促孩子赶快回家,省得家长担心;遇有没关的窗户,他会告知传达室的人员将其关好;遇见孩子丢弃的卫生工具,他都捡拾放到传达室,以便班主任老师查找……
“义务杂工”、“校外辅导员”、“老好爷爷”,退而不休的张福文获得了孩子们多个称呼,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赞赏。由于工作突出,张福文先后荣获荣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余热光辉、为党增光”先进个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以及“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