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春来野菜诱人香 安全食用才健康

2015-4-27 15:58|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695| 评论: 1|原作者: 王荣华

摘要: 春夏季节,各种野菜正值鲜嫩时节,踏青之时,顺便采撷一些,既踏青旅游,又满足了口腹之欲,真是两全其美。 但是专家提醒,不能盲目采食野菜,否则会适得其反。采食野菜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采摘野菜要适时。野菜 ...

春夏季节,各种野菜正值鲜嫩时节,踏青之时,顺便采撷一些,既踏青旅游,又满足了口腹之欲,真是两全其美。

但是专家提醒,不能盲目采食野菜,否则会适得其反。采食野菜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采摘野菜要适时。野菜的种类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食用部位也不同,到野外采集野菜的时期、方法,要根据野菜的种类而定,适时采摘。如荠菜,可以在四、五月份开花后挖掘,马齿苋可在夏秋采集,枝叶晒干,容易保存。

2. 不宜采食受环境污染的野菜。采摘野菜最好到开阔的郊外、田间地头、林间空地等无污染的地方。切忌到公路边、工矿区、污水渠旁、医院附近、垃圾堆附近、养殖场附近以及刚喷洒过农药的农田、果园、公园、绿地等地采摘野菜食用。农贸市场个人出售的野菜,其生长地点不明,应谨慎购买。

3. 不认识的或者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采摘和食用。因为很多野菜含有毒素,不慎食用后,会影响身体健康。食用野菜中毒,轻者会导致腹痛、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4. 野菜取材要新鲜。野菜最好应现采现吃、现买现吃,久置后不仅不新鲜,味道也差,还会损失营养成分。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5. 野菜要注意烹饪方法。野菜的烹饪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亦可熘、烩、烧、煮,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带有酸味的野菜,先煮烫去除酸味,若酸味无法完全去除,可用它作为酸性调味料来使用。处理此种野菜时,一定要煮熟,以免其酸性伤害胃肠。带有涩味的野菜,可加冷水入锅煮约半小时除去涩味,千万不要等水煮开了才放入锅里,否则涩味就更重了。有些宜蒸吃,如榆树钱等,若是炒着吃,既黏又涩,难以下咽。有些野菜宜生吃,如苦菜、蒲公英等,最佳吃法是洗净蘸酱生吃。还有一些苦味的野菜,生吃苦中有甜,爽口醒脑。

6. 烹调野菜之前对野菜进行解毒处理。许多野菜,如野苋菜、柳树芽、野苜蓿和臭椿等,食用前必须用开水烫,再用清水漂洗几次,沥去苦水,方可烧煮食用。这类野菜在煮之前,务必要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

7. 野菜不宜多吃。大部分野菜都具味苦性凉、解毒败火等功能,但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每次只能适量食用。部分野菜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包括单宁、生物碱、皂苷、硝酸盐、重金属等。如野蒜含丙烯基硫化物,常食会令人阴虚火旺、咽喉干燥、眼目红肿;小蓟含生物碱等物质,常食可致人体脾胃虚寒、血瘀,过量可发生中毒;灰菜、苋菜等含有可导致过敏的物质,食用后皮肤经日光照射会诱发日光性皮炎;蕨菜类则含有致癌物质,多吃对身体有害;芦蒿会引发消化道出血,也应慎食。另外,有些地方空气、土壤中汞、铅等重金属含量明显提高。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野菜很容易吸收汞、铅等重金属,人们服食不慎或服食过多容易造成重金属蓄积中毒。

8. 过敏体质者不宜食用。平时服止痛药、磺胺药或吃某些食物、接触某些物质易发生过敏者,吃野菜应慎重。过敏体质者首次应少量食用,食后如出现周身发痒、水肿、皮疹或皮下出血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食野菜,并及时到医院诊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牟平燕子 2015-5-22 19:18
拜读佳作!!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