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四化”工作法 创建“四型”支部 切实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莱芜市民政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事迹材料
莱芜市民政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共有离退休党员干部17名,近年来,莱芜市民政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扎实开展“双联双促”活动,推行“四化”工作法,创建“四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取得明显成效,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市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政治学习常态化,坚持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打造“学习型”党支部 针对老干部支部成员年龄偏大、身体较差的情况,我们对支部班子成员进行了改选,班子配齐配强,成员分工明确,并完善了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报告工作制度、联系党员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等。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投资8万多元,建立离退休干部活动室,配备桌椅、电视机、健身器械等;投资2万元,建立了老干部图书阅览室,拥有医学、健身、法制、民政业务等方面的图书1000余本,方便了老干部学习。 (二)购买丰富的学习资料。局党委高度重视老干部的学习生活,每年投资3万多元,订阅《老干部之家》、《老年教育》、《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等6种杂志,《大众日报》、《莱芜日报》等7种报纸,达到人手一份,供老干部学习。 (三)创新灵活的学习形式。根据一些老同志高龄多病、行动不便、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创新了四种学习方法:一是开展集中学习。坚持每月15日为老干部集中学习日,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时事政治、新闻,记录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二是开展结对送学。安排年龄相对年轻的党员与不能出户的老干部党员结成对子,定期上门送学。三是开展组合帮学。将身体患病不能出门、性格相似、志趣相投的老干部组合在一起,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四是开展小组带学。对居住相对集中的老干部设立了4个楼道单元党小组,由党小组负责组织学习。同时,设立光荣榜,开设创先争优活动宣传板报,组织创先争优评选活动。先后有6位离退休干部的模范事迹,被莱芜日报进行宣传报道,提高了老干部的荣誉感。 二、关爱服务多样化,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各个工作环节,努力打造“活力型”党支部 为老干部提供快捷、高效、多样化的服务是老干部工作开展的重点,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三项服务。 (一)开展亲情式服务。转变服务方式,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集中服务向分散服务转变,一般服务向特殊服务转变,定期服务向随机服务转变,做到日常服务到位、重点服务到家、特殊服务到人,对老干部生活和心理问题上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疏导。 (二)开展细微式服务。结合全市开展的“双联双促”活动,局工会主任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交谈,在充分了解和听取老干部意见的基础上,真正把老干部工作者联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员联系老干部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并建立起老干部履历册,将每名老干部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家庭人员等情况造册。建立了老干部健康档案,将每年查体情况及时装入档案,便于查询和治疗。 (三)开展慰问式服务。每逢节假日,局党委成员都分别到老干部家中走访慰问,对生活上遇到困难的老干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患病的老干部及时探望。每年年底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局领导班子集体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老干部们更好的发挥了余热,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三、活动开展特色化,坚持把富有特点的活动形式引入工作中,努力打造“创新型”党支部 局党委不断探索符合老干部活动的新方式、新方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努力推进离退休党支部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召开座谈会,征求他们对局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他们发放学习资料,充分发挥了老干部党支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二)举行党员“政治生日”纪念活动。每年七一,以“四个一”,即送上一张“政治生日”贺卡、赠送一份“政治生日”礼物、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次公开承诺为主要内容,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员“政治生日”纪念活动 (三)开展争创“和谐家庭”评选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评选“好老伴”、“五好家庭”、“和谐家庭”和“金婚”庆典活动,先后有85户被评为“和谐家庭”,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了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等,将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成立了门球队和地掷球队,经常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种比赛;“七一”前夕,组织老党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八一”建军节开展“庆八一座谈会”;九九重阳节,组织观摩学习;同时,成立了书法、绘画等多个兴趣小组,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许多老同志感慨地说:现在的活动越来越多了,身体越来越好了,人也越来越年轻了。 四、发挥余热长效化,坚持把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落到工作中,努力打造“服务型”党支部 老干部有独特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较好地效果。 (一)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每年都深入到学校、厂矿等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离休干部张信元多次到学校、部队、厂矿作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关心教育下一代,被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离休干部亓秉春被市委宣讲团选拔为“全市五老宣讲团”成员之一,每年坚持义务作报告达10余次,受教育人数达上万人,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在扶贫济困助学方面。离退休老党员每年自愿捐款捐物,到大王庄镇革命老区走访困难户和帮扶困难学生,这项工作已经坚持了18年,先后帮抚贫困户近30户,贫困生近20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在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近几年,在玉树、舟曲等几次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老干部们更是第一时间捐款近万元。许多离退休老干部还主动承担了义务宣传员的责任,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向群众宣传防防灾减灾等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总之,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老干部局的关怀和指导下,在离退休老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建立具有离退休干部特点的学习型、活力型、服务型、创新型“四型党支部”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改进,我们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抓得更细,做得更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