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意识 奉献余热爱心 莱芜市高新区第三老年党支部书记 秦永昌 秦永昌同志现任莱芜高新区第三老年党支部书记,出生于1944年11月,曾做过教师、校长、教办人员。工作积极,思想政治觉悟高,自2004年11月退休后,始终坚持退休不退党,离休不离岗的精神境界。坚持发挥余热,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加快社区建设和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秦永昌同志原籍系山东省莱芜高新区鹏泉街道办事处大桥社区,退休后到大桥社区居住。2005年1月受聘于大桥社区企业,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期间,主动参加社区党支部的各项党的组织活动,坚持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费订阅《齐鲁晚报》等各种报刊,日常生活中随时注重学习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今年以来,组织支部党员积极主动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原汁原味、逐字逐句学习了“三本必读书目”(《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件选编》);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拿出专门时间,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人民日报《面向未来的赶考》等内容。组织广大党员普遍观看了《根基》、《力量》、《极限人生》等专题片,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革命传统和先进典型中锤炼党性。学习了高新区工委书记、鹏泉街道党委书记讲党课,并做了40余页的学习笔记。写了两篇学习心得,确保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身理论素养不断提升 二、言传身教,关心下一代 自青年时期就一直从事教师职业,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所以,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从小就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言行影响鼓励他们,处处事事以身作则。教育她长大后要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坚持做一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者。退休后,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岗位上。每年“七一”期间,组织动员老党员刘庆臣、刘生斌为无偿到各校进行巡回报告,先后作过《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增光》、《学好本领,无私奉献》、《学习英模事迹,做有志青少年》等报告,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 三、服务社区,发挥模范作用 2010年7月,大桥社区实施“城中村”改造,秦永昌同志主动请缨,参加社区拆迁动员工作小组。从逐户摸底、征求意见、制定《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到逐户测量,总是不计个人报酬,主动走在前头,并积极动员家族人员及亲朋好友带头拆迁,并以身作则,第一个报名拆迁,第一个签订拆迁协议。遇到一些不理解,不支持的拆迁户,总是主动利用早、晚时间找上门。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讲道理,说明情况。最多时一户就去二十余次,最终使他们自觉地签订协议,完成拆迁。大桥社区也成为高新区唯一一个和谐拆迁完成改造的社区。为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实现由农民到居民、由农村到城市的转化,使大家转变旧的习俗,追求和谐向上的文化气息,积极主动向社区建议。连续三年在社区举办春节团拜会,根据社区发展的实际现状,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还积极推行移风易俗、厚养薄葬,改变原有的殡葬习俗,拟定了社区殡葬改革倡议书。并于今年开始实行,从而大大减少了陈规陋习,降低了丧事花费,群众为此积极响应,十分满意。 四、保持本色,树立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平时的生活中,秦永昌同志始终珍惜自己的光荣历史,模范的遵守党纪国法,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学习日程安排,坚持参加大桥社区党支部组织的每一星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并主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主动承担了居民安置楼楼长职务,带头参加社区各种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是第一个在大桥社区报名参加志愿者,义务承担了两栋居民楼的卫生清扫工作。因为大桥社区属新建社区,各种制度尚不完善,为进一步规范居民物业的职责范围,按照城市社区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秦永昌同志主动拟定了《大桥社区居民入住须知》等条款,并执笔草拟了《大桥社区物业管理办法》,后经大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五、扶危济困,服务群众 几十年来,秦永昌同志始终坚持团结邻里。乡里乡亲,谁家有了困难,就主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乡邻刘加星有年逾百岁的老母,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有时子女回不来常遇到生活中的一些小困难,秦永昌同志就与自己的老伴坚持每天或早或晚前去探望,并随时帮他们解决些生活中的小难题。时间长了,他们两家也就好像一家人,老人把秦永昌同志当成视如己出的子女,老人的子女把秦永昌同志当成了自己的老大哥,直至前几天老人相继去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尊重,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几十年来,秦永昌同志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践行群众路线,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尽自己所能,积极为他人为社会奉爱心,贡献力量,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