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殷树山
我叫殷树山,是环翠楼办事处塔山社区的一名离休干部。我今年88岁,44年入伍,46年入党,1990年离休。刚离休时,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应该享享清福、安度晚年了,看到我们比离休前还要忙活,就问我们为什么?我们都是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出生在旧社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过建国初期的艰苦岁月。如今赶上了好时候,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社会各界这么关注我们,社区邻里这么理解我们,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这么好的社会、这么好的日子,与其在家里闲待着,还不如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为社区、为大家干点儿实实在在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还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硬朗、生活更加充实。 还有人问我:你们一年到头、没日没夜地干,图得是什么?说真心话,我们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图得就是心情舒畅、心态平衡、精神富有、生活充实,开开心心、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社区是个家,共创和谐靠大家。1981年搬到塔山社区,当时整个社区只有一栋楼,处处是荒山野坡,我和老伴便萌发了带头植树栽花、清扫卫生、搞好绿化美化的念头。30年来,我和老伴累计清扫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植树栽花16万株,捐资3600元栽植一亩林、3棵纪念树,如今坐落在威海和奈古山公园,还为经常看书、绿化等公益事业的居民提供萝卜、白菜、面粉等1万多斤。我们既是义务的清扫员、绿化员,又是编外的治安员、投递员、没有权的闲管员。刚开始,也有一些社区居民对我们做的这些事感到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说怪话、使倒劲。但天长日久,社区里乱堆、乱放、乱扔的现象少了,环境面貌改善了,吵嘴打架、闹别扭的也少了。如今的塔山社区,满眼是葱绿艳丽,到处是绿树鲜花,邻里之间也更加和谐了,过去小区里有名的“垃圾场”,现在变成了5000多平方米的大花园。看到老人在这里晨练、下棋,孩子们在这里学步、玩耍,我们总觉得特别欣慰、特别开心,享受和品味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看到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在一起互帮互助,其乐融融,我们的心情就格外舒畅;看到社区里的老弟兄、老姐妹在社区阅览室里读书看报、聊天,我们的心里面就非常的充实;看到社区里的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我们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劲。人活这一辈子,关键得有个精气神。这些年,我们俩也很少打针吃药,身体非常结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帮助别人、服务社区的同时,也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身体、充实了自己,用实际行动报答党组织对我们的培养、教育之恩,让周围群众都说共产党好、共产党人好。 我们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目前已累计捐款40多万元。一些熟识的邻居就问:你们捐这么些钱,心里真舍得吗?我总觉得,钱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我和老伴可以说是衣食无忧、看病不愁,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孙子孙女也都参加工作了,除了帮一把他们外,剩下的钱尽够我们吃穿用的了,要那么些钱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些急需救助的人。还有的人说,剩下的钱不会攒着留给儿子孙子吗?我是这样想的,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奉献,自食其力、快快乐乐的生活,比给他们个金山银山都要好的多。这些年,每逢上级号召慈善捐助活动,我们都带头参加,并动员身边的人参与:每年的“金秋助学”活动,我们都会捐出自己的一份心意,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完成学业,先后资助学生40多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带头捐了4500元钱,其中在全市第一个缴纳了1800元的特殊党费。从2009年我们连续六年在“七一”缴纳特殊党费。2014年我们还设立了爱心基金,全心支持慈善事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虽然我们的经济能力有限,但一想到一些经过资助的学生最终学有所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家庭,在大家的帮助下解了燃眉之急;一些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在社会大家庭的关心下重新找到了希望,我们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这种高兴和欣慰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30年来,我和老伴天天“早起三四五点钟,中午从来不休息,晚间抽空干,白天书屋转,每日几身汗,心里真舒坦”。孩子们也问我们累不累?劝我们多休息。我说虽然身体累点,如果不干,我们的心会更累。我跟他们说,党和政府就是我们的父母,父母把这么好的小区、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环境给了我们,我们如果不去珍惜、不去参与、不去建设,那就是对不起父母。心累百病生,老年人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生气、不攀比、不红眼、不计较。遇到不开心、不平衡的事,就多想想我们牺牲了的战友、多想想以前穷苦的日子,就什么都看得开了。现在我和老伴的追求就是多干,别人干的事我们干,别人不干的事我们也干,只要是对大家有利的事情,我们就干,在发光发热中寻找乐趣、感受人生。这么多年,我们是全国社区志愿者委员会委员、威海党报联络员、社区政务监督员,每年为社区、为群众提供民生新闻线索1000多件,解决了社区路灯、健身场所、下水道堵塞、绿化、乱堆等诸多问题,协助居委会管理好、服务好社区这个大家庭,上通市区党政,下连社区百姓,走出了健身、文体、激情广场三大步,今年又建起了有健身器材的场地,多年的愿望实现了。 说实话,我与老伴刘彩凤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一些力所能及、人人能做的小事,上级组织和社会上却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先后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好邻居标兵”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社区居民的理解和帮助,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光发热、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离退休不是没有事干,只要你想干,就总会有发光发热的地方,就总会有你干不完、干不够的事情。我们两个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语言同声,行动同步,奉献社区是我们的事业,绿色服务是我们的工作,阅览室是我们的岗位,人老精神不能老,奉献不可少,“老牛自知时间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们还要鞭策自己继续干下去,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直到干不动了为止!
(作者离休单位:威海市外贸冷藏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