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我与群众两三事征文选登(三十三)

2015-4-15 17:41| 发布者: 威海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571| 评论: 0

摘要: 美是生活 于乐亭 济困 于卒刚老人走了,走的平静且安详,因为有我在他身边。几年来,我一直在照顾这个比我大十几岁的孤寡老头。这个孤独的一身是病的老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也没人照顾。平时,吃的是我给他送的, ...

美是生活

 

于乐亭

 

济困

 

于卒刚老人走了,走的平静且安详,因为有我在他身边。几年来,我一直在照顾这个比我大十几岁的孤寡老头。这个孤独的一身是病的老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也没人照顾。平时,吃的是我给他送的,穿的是我给他买的,就连治病也是我给付的药费。

他活着的时候,经常拉着我的手说,你真是个大好人啊。

我知道这是老于发自肺腑的感谢话。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我是一个有理想和信念的人啊!”

老于似懂非懂,口里念叨着:理想、信念……

我说是啊,我是名共产党员啊。

他若有所悟,握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啦、谢谢啦……”

我不知道他是要谢我还是要谢我的理想和信念。我告诉他,不要抱怨社会,这个国家有十三亿多人口,政府眼下还不可能把每一个人都能照顾到,我们得靠自己。咱们一个村的,我退休回家了,也没什么事,我就和您做个朋友吧,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就对我说。

老于的双手紧紧的抓住我。

现在,他安详的走了。我站在老于那座有点破败的院落前有些失落,这些年来的接济和照顾,让我们之间产生了感情。我默默地祝福,走好,老于。

 

抚孤

 

只要学校放假或是周末,陈永新总会到我家来,或陪我聊聊他的学习,或问家里有什么需要他帮忙干的。我看着这个懂事的孩子,就忍不住的想起他的爸爸。

文静的陈永新长得不像他爸爸。陈永新的爸爸长得矮矮胖胖黑黑的,一副慈眉善目的菩萨样,一看就是个厚道的人,村里有什么事都少不了他忙前忙后的身影,我一直喜欢和这个勤快善良的人交往。

就这么一个勤快善良的庄稼汉子,铁打一样的身体,2011年却住进了医院。所有人都认为,陈永新的爸爸应该不会有什么大毛病,毕竟那么结实的一个汉子。果然,不久他就从医院回来了。我去看他,还开玩笑地问他:“是不是累了想休息几天了?

他眼圈红了,平静而又无奈地说:“是脑瘤,没几天活头了,这不,医院都不留了。”我愣住了……

几个月后,他撒手西去,抛下了妻子和70多岁的老娘,还有十几岁正上初三的儿子陈永新。懂事的陈永新把书和被褥从学校搬回家,他坚持要出去打工,为母亲分忧,像他父亲一样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母亲苦口婆心的劝陈永新回到学校好好读书,可他无论如何都不听。这个孩子像他的父亲一样执拗。

陈永新的母亲找到我,希望我能说服这个倔强的孩子。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陈永新重新回到了学校。从此我主动承担起了陈永新上学的费用。我告诉陈永新和他的妈妈,从初三到高三,上学的费用我来承担,孩子只管把书读好,考上大学,不管你考上多好的大学,咱都有能力去上。

陈永新含着热泪重新迈进了学校的大门,回到了他留恋不舍的课堂。孩子争气,成绩年年班级第一,在全校也是名列前茅。今年,他就要高考了,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焦虑着、渴盼着、等待着,当然,心里也默默地祝福着。

加油,孩子,为了死去的,为了活着的,更为了所有关心你帮助你的人,也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更为你自己。

 

学习

 

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回到了宁静祥和的村庄,有一段时间,人就像被掏空了一样,整天百无聊赖,心里发慌。

村里有几个和我一样退休在家的老人,他们喜欢找到我议论“天下大事”。他们当中有党员,也有普通的工人,思想觉悟和认知能力自然参差不一。

老李是个犟脖子,什么事都认死理,最爱和人抬杠。

老刘是个包打听,爱传播小道消息,不是今天某位领导怎样怎样,就是明天某位领导的夫人或公子怎样怎样。什么事到了他嘴里,就觉得变了味。

老王则是个国际评论员,他专门就国际大事发表评论,今天骂日本,明天骂美国、越南、菲律宾。仿佛外交部也赶不上他。

老周是个愤世嫉俗的人,对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尤其看不惯,每天都牢骚满腹……

这么一帮人凑在一起,喝茶之余就是争论,不争论个面红耳赤不罢休,最后总有人气咻咻的拍拍屁股走了。

我觉得这样也不是个事,天天这么无聊地争吵,白白浪费时间不说,一些消极的思想倾向难免传播出去,影响也不好。

我从校长的职务上退休,在这帮人中也算是个文化人,于是我建议,大家这么争论不好,要不我们每人订一本党刊,没事大家凑在一起看看书,学习学习国家政策的变化,了解了解时政方针,再不要在这里信口开河地乱发表议论,毕竟我们都是国家的人。

大家都沉默了,没有人响应我的想法。

其实我很明白,他们不是不同意我的想法,只是都不愿意花这份钱。都靠退休金过日子,有的人的日子过得还挺紧巴的。

我不是什么富人,但几个儿子都很有出息,不用我操心。农村生活花销不大,我的退休金维持自己生活足够,还能拿出一些去接济别人。于是我决定,自己出钱订了5份《老干部之家》杂志,还有几份报纸,每人赠送1份。

终于可以平静地坐在一起了,这就像搭建了一个平台一样,平时我们几个要么打打门球,要么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要么一块读书看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几年来,我一直坚持着订购报刊赠送给他们几个,我们的学习圈子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再也没有牢骚怪话,也没有小道消息,领悟了党和国家的文件精神,大家还在村子里四处宣传。我觉得我们又找到了那种久违的充实感,那种在职的责任感,我觉得这种“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地气,更加的丰富多彩。

现在,这个圈子的人少了,有好几个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只要还在我们圈子的,我的刊物总会如期送到他们手上。他们无一例外的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老于,你真是个好人!”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都是有理想和信念的人。人虽然不在职了,但无论何时,理想和信念不能丢,就像我们当初在党旗下宣誓的那样。

 

感悟

 

我一直喜欢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句名言:美是生活。

作为我个人,受党和国家的培养,从农村走出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校长,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几十年。而三个儿子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成就。党和国家对我不薄,生活给予我的恩赐够多。

美是生活,这于我是实实在在的总结和概括。

同样喜欢费孝通的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衣食无忧而忘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不正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吗?所以,对于那些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人,我愿尽自己绵薄之力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这不全是悲天悯人的天性所致,而是信仰的力量和驱动。我不止一次地说:要做一个有理想和信念的人。是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最起码的素质。理想和信念,不会因为人离开了工作岗位而失去,不会因为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我的力量也许很小,我的帮助也许微不足道,但再微弱的光也是光,也能照亮和温暖微小的地方。这点光亮和温度总会给人温暖和希望,有了希望的生活就是美的,于卒刚老人如是,陈永新如是,每个人都是这样。

这就是“美是生活”。这点光和温暖,是从一个普通共产党员身上发出的,我觉得每个共产党员就是一个个发光体,走到哪里,就把光和温度带到哪里,每个共产党员都这样做,我们这个党会是什么样子呢?

 

(作者退休单位:乳山市乳山寨镇初级中学)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