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我与群众两三事征文选登(三十二)

2015-4-15 17:40| 发布者: 威海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585| 评论: 0

摘要: 用真心换取群众信任 董以林 岁月如梭,时光似箭。一晃,我离开三尺讲台,回到生我养我的赵家村已十二载。这期间,我与村里的父老乡亲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也为村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我 ...

用真心换取群众信任

 

董以林

 

岁月如梭,时光似箭。一晃,我离开三尺讲台,回到生我养我的赵家村已十二载。这期间,我与村里的父老乡亲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也为村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我觉得非常充实和快乐。

 

五元八角钱救了一条命

 

那是2001年春天的事。我村有个村民叫侯成太,那年他66岁,在他50岁的时候,不幸得了一种怪病,浑身肿胖,疲倦无力、不能下地干活。当地医院跑了个遍,烟台、青岛、济南等大医院也没少去。打针、吃药花了一万三四千元,然而病情却没见好转。2000年下半年,已经病入膏肓。春节期间昏过好几次,家人已经为他准备了后事。

三月初的一天,我去赶埠口集,在喧闹的集市上遇到了曾经的同事王老师。他的出现让我大吃一惊:这是1974年病退的他吗?那年他仅45岁,浑身肿胖,眼睛睁不开,嘴唇发硬说不出话来,无法教学,所以病退。而如今的王老师,精神饱满,身体强健,声音洪亮,与以往真是判若两人。这时,我的脑海突然出现了侯成太的影子。他的病与当年的王老师很相似。我迫不及待地询问他是怎样康复的?王老师说,三十多年的顽疾,花去了几万的积蓄,跑遍了大小医院,病却一直缠身,到最后都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做梦也没有想到,年前文登中心医院的孙大夫给开了个药方,仅花费了58角钱,买了一瓶药,竟然治好了几十年的病,真是个奇迹。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想到侯成太的痛苦,我无心赶集了,骑车急速返回。我要让他早日恢复健康,不再遭受疾病的折磨。我气喘吁吁地来到侯成太家,向他老伴说明来意,并把王老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她。要她抓紧为侯成太买药,早治疗一天,就早减少一天的痛苦。他们夫妇二人不相信,多年来花了一万多都未能治好的病,就凭58角钱真能出奇迹?经过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侯成太的老伴勉强答应试试。

第四天,我又来到侯成太的家,进了门就急切地询问,“吃药了吗?感觉如何?”出乎意料,他没有买药,他说他的病就是神仙老爷也治不好救不了。我再一次费尽口舌对她说,王老师的病比侯成太更久,人家都治好了,你也要有信心,什么都可以放弃,就是对自己的生命不可轻易放弃。我让她马上打电话给她在文登工作的儿子去医院买药。也许我的诚意打动了他们,侯成太的老伴随即给她儿子打电话。她对我连续地跑腿深表歉意,不好意思让我再去了。

又过了四天,早饭后,我再次去侯成太家,令人惊讶地是,半年没能出门的侯成太竟然在村西头站着和人说话,满是皱纹的脸上虽然因消肿爆皮,但却洋溢着笑容,被疾病折磨的表情荡然无存。这无疑是58角钱起的作用。果不出所料,侯成太说,儿子把药拿回来的当天就开始吃,第二天就不停到厕所小便排毒,还真是立竿见影。

一个星期之后,侯成太就基本恢复的和常人一样,体重也减轻了50多斤。不但能干些轻活了,赶集、走亲戚也不成问题。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病秧子侯成太?侯成太对我感激万分,感谢我的执着,说我是他的救命恩人。我不求他感激我,看到他病好了,不再痛苦,我心里就踏实快乐。

我觉得一个人的优点在于有颗善良的心,这种善良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人人都有颗善良的心,常常为他人着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社会就会和谐安定。

 

村民喝上自来水

 

我村是个只有一百零几户、不到二百口人的贫困小村,村里不但没有什么收入,还有30多万元的外债。20048月,村委换届失败,这下可苦了村里的老百姓。因为没人管事,又没钱交电费、抽水机也坏了,买新的又没有钱。喝了六七年的自来水一下子停了,从此村民吃水陷入了困境。虽然家家户户都有机井,但因我村地势洼、井水又苦又咸,不能饮用。想要喝好水就要到离村二里多路的南山,那里有口泉水井。这里的水是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泉水很旺,无污染,并且水质甘甜,口感胜过矿泉水。

村民用小推车推、用自行车驮的方式从南山取水。村里的妇女、老年人成了主力军,每天取水的人络绎不绝,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近4个月。

进入12月份后,天说冷就冷,年轻人还可以,岁数大的村民吃水可怎么办?我心急如焚,这时,一个大胆的设想跃入了我的脑海,动员村民自己出钱出力,把南山的泉水引到原来的水塔中,变成自流水,村民不花钱,就可以喝上好水。我的设想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再怎么行,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在村中找了一位有威望、具有奉献精神的退休干部董崇文和我一起来策划这件事情。我们首先征求往届干部和20多名党员的意见,然后又挨家挨户走访,向每位村民解释引用自流水的好处,不但水质好,每年还可为村里节省三四千元的电费、人工费。对于资金问题,我们决定就按照村民人头集资。经过一天一夜的走访,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首战告捷。

南山泉水出水量有多少?村民每天基本的饮水是多少?每人集资多少?这是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泉水的出水量,我亲自去测。我带着手表、拿着水桶、水瓢和称,来到南山的泉水出口处。根据测算,这里流出的泉水,能够满足村民的生活用水。紧接着,我又组织有经验的人,勘察埋水管子的线路,测量泉水出水口到原来的水塔的实际距离,为买水管的资金预算提供依据。为了节约开支,我又找人通过关系,按照厂家批发价购买了水管,并且厂家也答应了免费给我们安装的要求。

  对于怎样集资、挖沟、埋管子、砌井口、封井盖这几件大事,我邀请了部分老干部和懂技术的人,开会商量。通过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施工方案和集资款额。

  为把好事办好,我们成立了三人小组,挨家挨户收款,遇到村民有疑惑,我们就给予解释。大部分村民都认为这是件好事,积极地交纳了集资款,但也有个别村民不但自己不交款,还鼓动别人不交款。经过努力,接近90%的家庭都交纳集资款了。

挖沟、安装水管等进行得比较顺利。规定早上8点钟开工,结果不少村民7点钟就到了工地。虽是12月中旬的寒冬,不少人都只穿一件单薄的上衣在干活。由于安排得力,不到2个小时,长度近700米的埋水管沟就挖好了。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自流水终于可以放水了。这一天全村沸腾,鞭炮轰鸣,整个村里喜气洋洋。看着水龙头流出清澈的甘泉,大家笑逐颜开,欢呼雀跃。此时此刻,我也满心的喜悦,我没有辜负村民的期望,村民们终于不再为吃水发愁了。

  我的愿望虽然实现了,但是还有后续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每天放水关水等事要有人管。谁来管,就要耽误工夫,由于村里没有钱,管理者肯定是尽义务。思来想去,我又去找董崇文商量。最后决定管理水这件事还得我们两个来干,因为我俩比较有时间,还有国家给的退休金。老董年龄大,身体又不太好,以我为主,他为辅。没有想到,这一管就是2年多。直到20075月,村里有了村干部为止。

  管水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寒冬腊月,天冷水冻,开水闸要用火烤,用铁锤慢慢敲。夏天大雨过后,还需要检查水管是否被雨水冲坏。有时半夜水管子坏了,也要独自一人去野外一里多地修理。这期间,有村民说我做好事为村民解决吃水问题,是想当官,想弄钱,想出风头,对这些我权当没听见。我想,我是党员,我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

 

义务送邮件

 

为了方便群众,减轻邮递员的工作压力,全镇村村都设立了邮递点,由专人负责送报刊信件。我村的村民因为要迁居到文城居住,村里没有领导管事,所以报刊的送递工作就成了难题。镇邮递员找到了我,让我帮忙当村里的邮递员。当时,我真是为难,一来是怕工作做不好出差错,二来是我的腰腿都有毛病。但是转念一想,还是接下这个任务吧,事情总需要有人干,我就为村民义务奉献吧。

这期间,不论天气怎么恶劣,农活怎么忙,身体怎么不适,我都坚持了下来,只要邮件来了,我立马就送,决不拖延。这一坚持也是2年零7个月。2年来,不论是报刊、信件还是邮单、汇款单都没有出现一次差错。我也由此获得了镇邮递员及村民的好评。

有人问我,你每天忙这忙那,得到了什么好处?我是这样想的,在生活中,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为别人付出了多少。如果说我真的得到了什么,那就是我得到了群众对我的信任,对我的尊重。这种信任和尊重,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虽然这几年耽误了不少功夫,受到不少挫折,吃到不少苦,遭到不应有的诽谤、中伤,但是我无怨无悔,我更看重的是能为大家带来什么,我觉得我是一名党员,就理应这样做。

 

(作者退休单位:文登区张家产镇中学)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