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永不变
胥仁才
在荣成市城西街道岳家庄村,住着一位84岁的离休干部、三等甲级伤残军人——岳炳洧。因其德高望重,至今,人们还习惯的叫他“岳书记”。
战火中成长
1947年,年仅18岁的岳炳洧,怀着为穷人打天下的满腔热忱,主动报名参军,奔向了烽火连天的解放战争的战场,同年8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被任命为炮兵班的班长。在解放威海的攻坚战中,他所指挥的炮兵班一举击中敌方的要害阵地,为我军打开了解放威海卫的大门,该炮兵班荣立集体三等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岳炳洧的腿部被弹片击中而造成终身伤残。部队党组织看中了岳炳洧这颗好苗子,保送他到“山东农校第二速成中学”学习,重点培养。1954年,他被分配到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后来又先后被调到山东省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等部门工作。在回顾革命战争史和个人成长史时,岳炳洧感慨地说:“我能走到今天,每一步都是党培养的结果。人民的江山是人民打下的,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的干部不应该让群众说个“不”字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1973年,岳炳洧被调回荣成,历任玄镇党委宣传委员、崖西镇党委副书记,这便有了更进一步深入基层、贴近基层群众的机会。当年,农村工作实行的是常委抓片,委员包村,驻点服务的领导模式。那时,正处在“文革”后期,社会上的派性尚未消除,农村的领导班子软弱无力,社会秩序混乱,经济秩序尚未理顺。尤其是朱埠、庄上两个大片,是崖西党委多年没有抓出成效的老大难。岳炳洧到任后,主动请战,先进驻朱埠片的朱埠村,决心以自己的一身正气、一心为民的品格和情怀,像当年在战场上一样攻下这个“堡垒”。岳炳洧同志虽为党委副书记,却一点官架子都没有。上山撅着粪篓,收工后,农户就是他的办公室,吃的是一锅饭,住的是一个院。在与农民交朋友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干群感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岳书记的率先垂范,让群众正确摆正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党委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两年后,朱埠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崖西公社的先进片。为此,岳炳洧同志在群众中树立起很高的威望,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公社党委的充分肯定。 两年后,岳书记又主动请战,进驻庄上片的东埠前村,重点解决派性问题。俗话说: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岳炳洧同志通过深入到各家各户,特别是组织党员群众学党章、忆党史,联系自身查党性,使大家一致认识到:建立一个作风正、办事公、团结协作的支部班子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而班子硬不硬关键在班长。通过考察,岳炳洧同志大胆推荐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的王书德为支部书记候选人,后经党员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原支部书记的弟弟借故闹事,一直闹到崖西党委。解铃还须系铃人,岳书记知难而上,主动登门,先以一个老党员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压住对方无理取闹的气焰,然后,推心置腹地交心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洞察到对方内心难言之隐后,又主动为其解决了几件燃眉之急的困难,从而逐步取得了对方的信任,使其真正认识到岳书记是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干部。阻力排除了,支部班子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群众中的派性很快消除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东埠前村成为庄上片先进典型。岳炳洧同志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报效生养自己的父老乡亲 1983年,岳炳洧同志离休,定居在生养自己的故土——城西街道岳家庄村。岳家庄是个仅有50多户居民的小山村。几十年来,在旧经济体制的制约下,贫穷落后的旧貌一直没有大的改变,群众的生活一直很苦。岳炳洧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常寻思: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离休后还能为百姓干点啥?这年年底,正逢农村开始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市场考察,岳炳洧认为:根据本村土地资源和土质特点,要壮大经济,发展果业是条出路。于是,他向村支部建议发动群众栽种苹果。由于党员群众对新生事物认识不全面,起初并没有被采纳。为了增强大家发展果业的信心,岳炳洧就在党员群众中做工作,并表示自己带头搞示范,承诺帮助大家解决苗源,借推土机修平塘解决水源问题。村党支部通过民意测验,作出了发展苹果栽培,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的决策。说干就干,几天后,岳炳洧便托人从苗圃买回第一批优质果苗,并亲自带领村民栽下了20亩果树。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踊跃报名承包。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栽下第二批的30亩,基本达到了户均一亩果园。紧接着,岳书记又从崖西借来三台推土机修起了两座平塘。几年后,村民们都激动地说:“多亏岳书记引领俺走上了致富路!” 岳炳洧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还表现在他二十几年如一日,拖着病残的双腿为离退休干部登门送书报的工作上。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是按区划分,各区又分为若干片。片长的责任是传达上级党委的指示和发放老干部局为大家订阅的学习文件和刊物(包括《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老干部之家》、《老年教育》等)。岳书记被推选为大岳家片的片长,每月为本片的离退休干部登门送学习材料。这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义务劳动,放在一个健康人身上也会感到吃力和厌烦,但岳书记却从未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一次住院期间,正逢13号学习日,天下着雨,刚输完液的岳书记就从病床上爬起来骑上老年代步车,由老伴打着雨伞陪伴,赶到八里外的城西老干部办公室领书,再冒雨为每位离退休人员按时送上门。这一年,岳炳洧同志已经是一位84岁的伤残老人了。 在岳炳洧同志身上,闪烁着老一代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永葆共产党员优秀本色的光彩,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作者退休单位:荣成市城西教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