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我与群众两三事征文选登(十七)

2015-4-15 17:32| 发布者: 威海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475| 评论: 0

摘要: 用爱温暖每个孩子的心 解秀兰 今年农历三月初二,是宋村镇传统的回龙山庙会,我在儿子的说服下,也随着逛了一次庙会。 回龙山上人海如潮,文艺表演的鼓乐声、商家推介商品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 ...

 

用爱温暖每个孩子的心

 

解秀兰

 

今年农历三月初二,是宋村镇传统的回龙山庙会,我在儿子的说服下,也随着逛了一次庙会。

 回龙山上人海如潮,文艺表演的鼓乐声、商家推介商品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正在我后悔不该来逛这庙会的时候,忽然左肩上被人轻轻地拍了一下,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传到我耳边:“老师,您也来逛庙会?”我抬头一看,一个衣衫整齐,颇有风度的中年男子站在我眼前,我略一迟疑,这人又变成了一个少年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动。“林均平,你变得好帅呀!”“老师您还是没有变,还是那么年轻。”久别重逢的师生总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诉我,他在家搞大棚蔬菜,年收入在8-10万元之间,日子过得很滋润,儿子在大学读书……由于逛庙会的人太多,我们分开了,我再也没有逛庙会的兴致了,便找到儿子驱车赶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回忆起我那逝去的青春年华:一个脏兮兮的男孩儿在我眼前晃动,老是挥之不去,他就是林均平。

我是1972年踏上教育战线的,在宋村北马小学任教,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刚接任,我就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与众不同:头发蓬乱、脸上总是布满灰尘,衣服破烂而且脏乎乎的,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同学交谈,总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待着。几次考试,语文数学总是不及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三类生”。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经过内心的反复斗争,最后决定: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做为一个班主任,就不能轻言放弃,我要把林均平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一定要把这个“三类生”教育好。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利用星期天到林均平家里走访。推开了虚掩着的两扇破门板进了屋,只见黑乎乎的炕上,坐着一个驼背的老太婆,她惊恐地望着我,好一阵子才不安地问:“闺女,你找谁?是不是认错门了?”“大娘,我就是要到您家的。”老大娘拍打着炕:“好好,不嫌脏你就坐吧!”我坐到炕沿上,打量着这间“卧室”:破旧席子盖不住土炕,一块块的裸露在外边,一床破棉被补丁摞着补丁堆在炕头上,灰色的窗户纸也贴上了一块块的补丁。再看看老人:满头的白发杂乱的交织在一起,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失神的眼睛深深的凹陷下去,两手不停的抖动着,看着这样的环境,我不由得一阵心酸。坐了一会儿,调整好了情绪,便问起了大娘家里的情况。

原来大娘的老伴儿40多岁得了肺结核因无钱治疗而过世,抛下了大娘和一个20多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后来儿子结了婚,尤其是生下小均平后,家中虽然困难,但也添了不少欢乐。谁知好景不长,就在林均平2岁那年,媳妇因不治之病也离开了人世。真是祸不单行,第二年老人唯一的依靠也就是林均平的爸爸也在一次建房工程中,从房顶摔了下来成了残疾,不能干重活。自小失去母爱的林均平成了最可怜的孩子,奶奶有病不能照顾,爸爸残疾无力照顾,这样孩子就变成了“野人”。

听着大娘的叙述,我明白了一切。面对这可怜的一家,我暗下决心,我要用母爱唤回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用温暖焐热他那颗孤独的心。我先从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衣服破了,我便从家中找来儿子的衣服给他穿上,他的脏衣服我拿回家给他洗干净;有了好吃的,我便在放学时塞进他书包里;课余时间我总是坐在他身边,和他多说说话。同时我也做其他同学的工作,让同学们主动和他多接近,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林均平开始变了,他冰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性格渐渐地开朗起来,学习也开始用功了……看着孩子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我的工作初见成效了。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林均平走路一瘸一拐的,觉得不对劲,便问:“均平,你的腿怎么啦?“没怎么”均平搪塞着。“让我看看”,说着我便蹲下,让他脱下裤子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他的大腿根上生了一个红红的,足有鸡蛋那么大的疮,都化脓了。听老人说,生了疮一定要把脓带根挤出来,才能慢慢长好。我说:“来,均平,我帮你把脓挤出来,你要坚强点。”看着他紧咬着嘴唇,我便找来干净的卫生纸,双手按住疮口,慢慢的挤压着,白白的脓一点点的流了出来,我边挤边鼓励着他要坚强勇敢,说着,我突然一用力,红白色的脓水“呲”的一下流了出来,溅到我脸上和衣服上。林均平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把你的衣服弄脏了。”“不要紧,衣服脏了可以洗,脓根挤不出来要坏事啊!”我安慰着他。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调理,伤口慢慢愈合了,腿也慢慢好起来了。

通过这件事,他和我更亲近了,把我当成了自己的母亲,有心理话都对我说;学习也主动了,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一些不良行为也改好了,升初中考试门门功课都在80分以上。升初中后,每逢星期天他都到我家,请我给他补语文、数学直到初中毕业。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回忆着那些往事,仿佛又回到了与学生相处的日日夜夜。

 

(作者退休单位:文登区七里完小)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