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两三事
孙坤言
冲出渤海湾开拓石岛渔场
1965年9月,我被分配到河北省丰南县水产局做技术工作。当时丰南县的渔业比较落后,机动渔船不多,使的是棉线网,作业方式单一,只会下架子网和扒蚶子。作业渔场窄,只在家门口10多里打转转,不敢到黄渤海闯渔场。我在局领导的支持下,首先结合渔业生产实际推广了机帆船拖网和胶丝流网,渔业产量大增,在实践中尝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甜头,也赢得了渔民的信赖和尊敬。接着我又根据河北省渔业指挥部的工作安排,计划带领渔民到烟威渔场和石岛渔场进行鲅鱼流网生产。计划一提出就遭到部分渔民的反对,毕家酄村毕兆恩反映:祖辈都在“黄泥汤”打转转,从未出家门口,见山东半岛的“山”如见“虎”,再说没有导航通讯设备出问题咋办?我就耐心地向渔民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并许诺亲自随船带领他们闯黄渤海渔场。为了确保航行安全,我一方面认真在海图上规划出既安全又经济的航线,另一方面做好航行的准备工作,利用天津塘沽河口灯船做目标校对磁罗经。就这样,我利用简陋航海仪器带领渔民航行了一天一夜开到烟台,我的过硬航海技术和胆量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也缓解了渔民“见山如见虎”心里的恐惧。此后,我就靠着这种敢闯敢为的精神,多次率领渔民南到舟山渔场、连青石渔场、北到黄渤海各渔场,开始了漫长的海上捕捞生涯。
科技进岛效益高
小青岛地处乳山市南端,离内陆有20多公里,岛屿面积仅0.6平方公里。2004年时,交通运输不方便,加之电力缺乏,岛上居民不能收看到科技信息,严重制约了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乳山寨镇、乳山口镇、海阳所镇沿海渔村都已发展了海参养殖,而小青岛村还停留在牡蛎、贻贝养殖品种上,产量低、效益差,渔民年收入不高。鉴于该岛优越的自然条件,我曾向他们建议养殖海参。由于海参养殖前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渔民大多不敢投资。这个情况引起时任市科协主席李万册的注意,在李万册主席亲自带领下,我和市科协科普人员多次乘船“科技进岛”办培训班、发放海参养殖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市科协科普人员在该村也建立起科普宣传栏,定期进岛张贴宣传材料。同时,动员、帮助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辛路阶第一个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20亩养参池。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2005年春天他卖出第一批海参800公斤就收入19.2万元,当年基本收回了投资。看到养殖海参有如此高的收益,隋夕玉等岛上居民也纷纷搞起了海参养殖。不到两年的时间,小青岛村的海参养殖就发展到3000多亩。据统计,“科技进岛”活动的开展,仅海参养殖一项经济效益就达2880万元。
我与远程教育
我是2005年11月退休的。在岗时只是在新闻广播里知道“远程教育”这件事,但心里想:那是大城市科研院所的事,到咱县一级不知得哪年哪月,更没想到自己会参与“远程教育”。 2008年9月,乳山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借用原市政府行政办公大厅一间房子做远程教育演播室,我应邀作了“滩涂贝类(缢蛏)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讲座。这次演播室的设备比较好,实现了教员与学员的互动,有问有答,效果也比较好,美中不足的是演播、互动过程中有时卡壳。 2009年,乳山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随着市政府行政办公大厅乔迁到现在的新址,宽敞的演播室,先进的演播设备,给我市远程教育增添不少光彩,也调动起了教员和学员的积极性。 2009年—2013年,我结合老科协创建“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基地”,利用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对沿海牡蛎养殖户多次进行“牡蛎浅海筏式生态养殖技术”讲座。为了讲课有针对性和培训效果,我在讲课前做了两项调查研究:一是带领老科协水产专业委员会的同志,随船出海深入牡蛎生产海区,了解牡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深入徐家镇牡蛎养殖户蒋京国和侯荣林的养殖场,实地查看他们的牡蛎生产器材规格及置办情况,收集他们对牡蛎养殖技术的需求。 由于备课准备充分,因此授课得心应手,互动应答效果好,受到了养殖户和上级老科协领导的好评:威海市老科协秘书长王义民在年终工作总结会上,表扬了乳山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养殖人员这一做法。 同时,远程教育技术培训也促进了老科协“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基地”创建工作的开展。2009年12月8日,山东省科协副主席、老科协副会长李云云,率验收专家组对“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基地”项目进行验收评审。专家组对乳山市创建“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基地”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2010年3月6日,在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六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上,“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基地”项目被授予“2009年度山东省老科协农业科技项目示范基地”匾牌。基地项目完成后,我结合创建基地的实践和远程教育的授课资料,撰写了《依靠科学创新与推广,建设高效生态科普基地》论文。2010年8月,《齐鲁渔业》第3期刊登了我的这篇论文。同年11月,该论文被中国西部科技杂志社、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评选为“2009-2010年度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实践成果”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年12月,该论文又荣获“第十届威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 几年来,我与“远程教育”结缘,积极备课,传授知识,为我市渔业生产做出了贡献,受到了领导的鼓励和表扬。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中共乳山市委组织部评为“乳山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辅导专家”。
(作者退休单位: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