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区工委组织部立足全区工作实际,科学把握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新形势,重点围绕老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建阵地、抓队伍、搞活动,积极探索社区老干部文化养老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有效提升了老同志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一、拓宽阵地,搭建文化养老新平台。本着“因地制宜、方便适用”的原则,不断加大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在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的基础上,今年区工委投入50余万元为区活动中心4个门球场铺设人造草坪,进一步改善老干部活动条件。结合城中村改造,坚持同步规划、同步投入、同步活动和同步管理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源,指导各新成立社区为老干部开展活动提供足够空间、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全区共有老干部活动场所100余处,活动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其中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被评为省级优秀老干部活动场所,14个老干部活动室被评为市级优秀老干部活动中心,10个社区被评为市级离退休干部社区服务示范点,通过打造一流场所,吸引更多的老同志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 二、培育骨干,推行以老带老新模式。注重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发现并培养威信高、觉悟高、有文体特长、身体条件好的老干部作为各项文体活动的骨干,带动更多的老同志参与文体活动。一是组建骨干队伍。针对开发区聚集人口多、各类人才多的优势,年初面向全区离退休干部发放《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干部信息采集表》,根据老干部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分类组建了老干部剪纸协会、合唱团、模特队等20余支老干部文艺骨干队伍。二是培训骨干人才。年内,依托区老年大学组织三期老干部活动骨干培训班,邀请威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单国防、甘肃画院著名油画家千舒先等名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据统计,累计培训老干部文艺骨干200余人次。三是坚持骨干带动。在韩乐坊、皇冠花园等老干部人数较多的12个社区设立基层辅导站,发挥文体骨干队伍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基层老干部、老年人参与到各项文化活动中来。 三、开展活动,营造特色文化新氛围。一是创新活动形式。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大型活动与小型比赛相结合等,使活动开展始终保持吸引力与凝聚力。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送春联进社区、庆“六一”老少同乐书画展、重阳节文艺汇演等各类节日活动。举办了全区老干部门球赛、象棋赛、乒乓球赛、摄影大赛等多种赛事,让老干部在比赛中切磋技艺、提高进步。今年围绕威海市老干部艺术节选送的5个节目中,有3个分获一、二、三等奖,并全部参加全市集中汇演。二是注重活动效果。将老干部文体活动开展与和谐社区建设相结合,在社区老年人活动集中的场所,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类特色活动,辐射带动周边的老年人、居民等参与其中,进一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发挥老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正确引导社区文化活动的有序健康开展,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