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成都的一家敬老院有这么一条爆炸新闻:院内一位88岁的刘大爷和一位86岁的何婆婆相识相爱,彼此心心相印,决定领证结婚走到一起。更时尚的是,这对“奔九”老人玩的还是“闪婚”,两人相识不过1个多月,就做出了这个大胆决定。为什么敢“闪婚”?两位老人说:看得准,就是他(她)了,只希望给彼此一个生活的依靠,“抓牢最后的幸福”,开心度过晚年。 其实,老年人“闪婚”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否是“抓到了最后的幸福”还值得商榷。有一对七旬老人,由于有相同经历,对很快对方产生好感,双方不顾子女的反对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是婚后,两人由于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同,从开始的三天两头争吵到后来的一见面就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根本无法建立夫妻感情,婚后七年还是以离婚收场。宁波的一对六旬老人,认识一月便“闪婚”,婚后一月又“闪离”。主要原因不是两人感情有了问题,而是双方老人的子女,害怕老人百年之后因经济产生纠纷,时常跑去闹事。身心疲惫的老人只得选择了离婚。 爱情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人老了照样可以追求爱情、追求幸福,但是怎样为我们的幸福加个“保险”呢?各位“家”人,对于老年人“闪婚”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
别问我从那里来: 看看咱认识的那些老人再婚的,能过好的不多;相反,一个人过的,子女长过来看看,过的很清馨。 婚也好,不婚也好。老人自己要考虑周全。性欲旺盛的一般是喜欢再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