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刚过,在家家户户祭祖扫墓的同时,“代客扫墓”的现象也在悄然出现。很多年轻人因事因公不能回家,却仍想向已故亲人略尽孝心——“代客扫墓”这件看起来的“荒唐事儿”,背后似乎也有尴尬的现实理由。 随着社会发展,中国人口开始了较大范围迁移,很多人无法在清明节赶到亲人墓前祭拜,于是“代客祭扫”服务随之兴起。在北京、上海、湖北、江西、山东等地就出现了专门提供“代祭”服务的社会组织,其服务内容包括:点香烛、敬香、烧纸币、献鲜花、三鞠躬、朗读祭奠词、让客人通过手机对亲人诉说哀思等内容,甚至还有商家提供代为跪拜、代哭等一系列“个性定制”服务。收费标准大致在300元~500元不等,依照个人定制项目增加价格。商家将提供现场图片或视频作为服务“凭据”。 这样看来,“代客祭扫”确实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现实需要。可是话说回来,中国自古就有游子遥祭的传统。离家的游子可以在就近庙宇或家中烧香以示缅怀,或委托亲朋代祭,形式多样,情感不变。出钱请人代替祭奠,似乎将亲情变成了商品,流于形式,失了内涵。难怪有的网友说这是“戏弄了传统,戏弄了祖先”。
祭祖追先这等严肃的事情可否由他人代办?有人认为能想起来扫墓已经是孝心的体现;也有人认为花钱扫墓是对故去亲人的不尊重。 那么“家”人们,您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