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选好未来的“后花园”

2015-3-25 16:14|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768| 评论: 0|原作者: 文/广西•方诗

摘要: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岳父母邀几位铁杆老友坐上我的车,去郊外贺家山看他们选好的墓地。一路说说笑笑,我们很快到了陵园。车停在管理处,大家步行上山,穿过一排排精致的石墓,拨开青翠欲滴的女贞叶,来到岳父母 ...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岳父母邀几位铁杆老友坐上我的车,去郊外贺家山看他们选好的墓地。一路说说笑笑,我们很快到了陵园。车停在管理处,大家步行上山,穿过一排排精致的石墓,拨开青翠欲滴的女贞叶,来到岳父母选的墓地。这儿地处山腰,一排空地上并列着许多方形墓穴。岳父指着其中一块说:“这就是,五万块钱。你们看怎么样。如果不行,就另选他处。”

几位老友左看看,右比比,眺望山坡,指指点点。俯察墓穴,细细琢磨。那个认真劲啊,丝毫不差于风水先生看房屋。看了一会儿,一位年纪较轻、看得最认真的老人说“好”。他的理由是:“这里正对观音塑像,地势开阔,早可以看日出,位置不高不矮,前后左右都是墓,热闹,但不嘈杂,我看好。”他的点评受到大家一致赞同,我不懂风水,也附和大家一起说好。

见大家都满意,岳父乐得像个孩子,他指着墓地得意地说:“这儿就是我的后花园了。”然后详细介绍选墓经过,说选这地方他找了很多人,费了不少周折才到手。快乐的情绪从上车就没有停歇过,现在笑得更灿烂了。

看完墓地,有人提议去看过世朋友的坟墓。由于墓多,形状大同小异,他们很久才找到一座。有的在墓场中央,墓高碑大,豪华显赫;有的偏于一隅,墓小,安于寂寞;也有和我岳父母地势差不多的,但都受到岳母的“批评”。在她眼里,豪华的显摆,偏僻的小气,好像她选的墓地是世间最好的。

岳父母由于出身不好,一生坎坷。经过艰苦打拼,近三十年才熬出头。恢复高考第一年,儿子女儿就考取了大学。儿子后来留学英美,现在美国工作。第三代更是出类拔萃,外孙在美读博,三个外孙女一个在北京上学,一个在省城工作,一个在美国读研。作为他们生命的延续,后辈比他们活得更旺盛。从农村走来的他们,认为这就是人生最高境界了,世间该享受的都享受了,无论生与死都不重要了。选块好墓地作归宿,就一生无憾了。

他们评点一座座墓,说个不停,笑个不停,流连忘返。来选墓的人很多,到处欢声笑语。我想起最近网上作的一个调查——如果让你重活一次,条件是和现世一样活,你作何选择?结果是年轻人选“活”的远远多于老人。从这些选墓人身上,我找到了“调查”的最佳答案:畏不畏死不在于是否重活一次,而在于现世是否认真活过,活得好不好,后辈人是不是活得更好。

法国作家蒙田在《论死亡》中说,他随时做好了死的准备,身带记事本,记下死后要做的事,和所有亲友都告了别,准备死才不畏死呢。我岳父母把墓地选好了,等待辞世便不害怕去世。由于没有死的恐惧,心情开朗,如今他们都八十多岁了,保姆不让请,家务自己做,身体好着呢!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