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射频第一人 也许是受到当医生的父母影响,1965年,胡大一以河南省高考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70年毕业后,他被留在了北京大学北大医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北大医院)。 1985年,胡大一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世界银行贷款资助的留美访问学者,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疗中心进修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心脏病学。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让他深受启发。1991年10月4日,他在国内率先成功地开展了射频消融导管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成为中国在介入心脏病学方面一项与世界接轨、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的项目。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他大胆提出了粗标冠状窦,细标大头导管等系列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使手术时间从早期的10至12个小时缩短为0.5~3个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大多数医生所接受,为这项技术在我国推广和普及打下了基础,被公认为“中国射频第一人”。 不当“坐堂医生” “不能只当坐堂医生。” 从1965年起,有15年 1994年6月3日, 无私普及治疗技术惠及天下 作为中国成功运用射频消融技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疾病的第一人, 在他48岁那年, 日行万步坚持运动 10年前,胡大一的健康一度也亮起了红灯,体重达到92公斤,腰围110厘米。一体检, 更是吓了一跳: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餐后血糖升高;甘油三酯超标;B超还提示脂肪肝。 而现在胡大一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正常了,诀窍是什么呢?就是合理膳食,坚持每天走上一 万步。 控制每天总热量很重要,吃饭只吃八成饱,食盐不超过6克(相当于两啤酒瓶盖),少吃超市熟食,以免热量、盐等摄入超量。减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少食用味精、蚝油、咸菜、酱油,多食用醋、葱、蒜、芥末、辣椒,每天要保证饮水1200毫升。 “锻炼完全可以做到见缝插针。其中,走路是所有锻炼里最容易做到的。”胡大一说。 创造一点饥饿感 许多人找 “很多人都知道饭要吃八成饱,可最困难的是如何做到八成饱?” 胡大一健康提示:吃饭也有学问,总量控制八成饱,合理搭配不过分。 四点感悟平衡心态 已过耳顺之年的胡大一对人生有四点感悟: 第一,人要健康愉快地活着。人活着,都是在走过程,起点、终点谁都一样,关键是 一要健康,二要愉快。 第二,抓紧时间做正确的事。比如做医生的一定考虑病人的利益,公共健康的利益。 第三,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老怨天尤人过得也不愉快。 第四,名利不一定重要,适可而止最成功。现在很多人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人一定要有欲望,但最成功的是适可而止。 多年前, 电影《李时珍》放映时他还是一名医学院的学生。但电影的两个情节对他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一是李时珍免费给病人看病,使我领悟到治病救人这一医生的社会责任,还有一个情节是李时珍年老时在河边看逆水行舟的情景,我想,实际上人的一生都是逆水行舟。” 胡大一健康提示:只有敢于丢掉岸边美景的人,才可能发现新的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