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胡大一的“长寿丸”

2012-3-12 17:0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708| 评论: 0|原作者: 吴润果|来自: 《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

摘要: 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胡大一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力充沛。当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你时,你无法将其与一位即将迈入耳 ...

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胡大一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力充沛。当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你时,你无法将其与一位即将迈入耳顺之年的人联系在一起。

                             中国射频第一人

  也许是受到当医生的父母影响,1965年,胡大一以河南省高考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70年毕业后,他被留在了北京大学北大医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北大医院)

  1985年,胡大一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世界银行贷款资助的留美访问学者,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疗中心进修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心脏病学。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让他深受启发。1991104日,他在国内率先成功地开展了射频消融导管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成为中国在介入心脏病学方面一项与世界接轨、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的项目。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他大胆提出了粗标冠状窦,细标大头导管等系列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使手术时间从早期的1012个小时缩短为0.53个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大多数医生所接受,为这项技术在我国推广和普及打下了基础,被公认为“中国射频第一人”。

                             不当“坐堂医生”

  “不能只当坐堂医生。”胡大一教授认为。“我刚毕业的头十年都是在病床前摸爬滚打过来的。一名优秀医生的经验是从临床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医术是从总结治疗病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从1965年起,有15胡大一教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农村帮助建合作医疗站。他的青春留在了西藏阿里、甘肃河西走廊、河北宽城县、北京密云县山区……

  199463日,胡大一教授在中山公园举办“健康大课堂”。100多人的讲堂却来了三四千人,令组织者措手不及。最后,胡大一被请进了广播室,通过静园广播给大家宣讲健康知识。树荫下,路两旁,长廊里,人们席地而坐,鸦雀无声。那场面是胡大一有生以来从没有见过的。他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同时也切身体会到医生坐堂行医的模式是多么陈旧。从那时起,健康普及工作就成了胡大一教授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私普及治疗技术惠及天下

  作为中国成功运用射频消融技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疾病的第一人,胡大一教授在上百家医院及东南亚数国推广普及这项技术。他多次带队赴印度和越南讲学、做手术,被印度专家称为“射频大使”。

  在他48岁那年,胡大一教授在北京朝阳医院成立了心脏培训中心。19955月,心脏培训中心被北美心脏起搏电生理学会列入当时向国际招生的中国惟一的培训中心,来自日本、美国、印度、越南等国的多名医生接受了射频消融技术培训。截至到目前,心脏培训中心共培训了来自全国的数千名心内外科医生、护士和技术员,为全国培养了大批射频消融和冠脉介入技术医师。

                              日行万步坚持运动

  10年前,胡大一的健康一度也亮起了红灯,体重达到92公斤,腰围110厘米。一体检, 更是吓了一跳: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餐后血糖升高;甘油三酯超标;B超还提示脂肪肝。 而现在胡大一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正常了,诀窍是什么呢?就是合理膳食,坚持每天走上一 万步。

  控制每天总热量很重要,吃饭只吃八成饱,食盐不超过6克(相当于两啤酒瓶盖),少吃超市熟食,以免热量、盐等摄入超量。减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少食用味精、蚝油、咸菜、酱油,多食用醋、葱、蒜、芥末、辣椒,每天要保证饮水1200毫升。

  “锻炼完全可以做到见缝插针。其中,走路是所有锻炼里最容易做到的。”胡大一说。

                           创造一点饥饿感

  许多人找胡大一教授讨教吃饭的学问——如何吃饭才能把体重减下来。他说:“我给他们讲了八个字:总量控制,合理搭配。总量控制就是饭要吃得八成饱,人无饥饿感是不健康的表现。人要有食欲啊,如果连饭都不想吃了,生活乐趣可就大打折扣了。”多数人理解吃饭应合理搭配,但严格地做到论斤论两是不可能的,教授在此告诉大家一个原则,他说所谓合理搭配,首先是肉不宜过多。二是吃健康的肉:四条腿的最不好,所以猪、牛、羊肉要尽量少吃;两条腿的鸡、鸭就好一些了;而没腿的鱼是最好的。三是素菜可以多吃点:没糖尿病的人可吃水果,有糖尿病的人,就多吃点黄瓜、西红柿。“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后身体负担大;脂肪也不是没有就好,只是别过分。最后,主食还是要吃一点。这就是合理搭配,什么都有,什么都不过分,适可而止。”

  “很多人都知道饭要吃八成饱,可最困难的是如何做到八成饱?”教授教给人们的方法是:第一,启动要慢,菜一上桌别吃得太猛,以至于三道菜就吃饱了,等第七、第八道菜上来,觉得想吃再吃几口,八成饱肯定没希望了,这就是说吃饭时要控制节奏。第二,要有选择地吃,不喜欢吃的坚决不吃,喜欢吃的留有余地,四喜丸子喜欢吃,两个吃下去,饱了,这就不行。最后是整体找齐,菜全上完了,这时还有两成才到八成饱,那就看喜欢什么再吃一点。“这样的吃法,质量又好,该吃的吃了,又吃得很健康。”

  胡大一健康提示:吃饭也有学问,总量控制八成饱,合理搭配不过分。

 四点感悟平衡心态

  已过耳顺之年的胡大一对人生有四点感悟:

  第一,人要健康愉快地活着。人活着,都是在走过程,起点、终点谁都一样,关键是

一要健康,二要愉快。

  第二,抓紧时间做正确的事。比如做医生的一定考虑病人的利益,公共健康的利益。

  第三,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老怨天尤人过得也不愉快。

  第四,名利不一定重要,适可而止最成功。现在很多人把名和利看得太重,人一定要有欲望,但最成功的是适可而止。

  多年前,胡大一教授还在朝阳医院工作的时候,一位晕倒在路上的病人被抬到该院,上了手术台,但病人的医疗合同医院是人民医院,费用报销问题还没有解决。这时,胡大一教授果断地说:“万一欠款,费用由我来付,我来给他做。作为医生,不能见死不救。”每次他出门诊,无论有多少人找他加号,教授也从不拒绝。

  电影《李时珍》放映时他还是一名医学院的学生。但电影的两个情节对他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一是李时珍免费给病人看病,使我领悟到治病救人这一医生的社会责任,还有一个情节是李时珍年老时在河边看逆水行舟的情景,我想,实际上人的一生都是逆水行舟。”

  胡大一健康提示:只有敢于丢掉岸边美景的人,才可能发现新的大陆。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