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高密市老科协2014年工作回顾及2015年工作展望
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激情满怀,展望未来心情豪迈。过去的一年,市老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调动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深入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撰写的调研报告和建言献策文章多次被上级刊物登载和市领导批示转发,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协会本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会员活动。提高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生活乐趣,展现了老科技工作者良好的夕阳风采。
一年来,组织老专家深入农村,到广大农民中去,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充分展示了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风采,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举办了“密柴胡”挖掘保护研讨会,中医、药学、药材生产方面的专家和长期从事“密柴胡”保护研究、文史研究方面的学者,对我市濒临绝迹的传统名药、地道药材“密柴胡”开展了挖掘保护工作,在柴沟镇中学和醴泉街办永安村发现了“密柴胡”植株,撰写了《密柴胡形态特征》一文,对今后研究保护“密柴胡”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两次召开“密柴胡”鉴定会,专家们一致确认:目前找到的柴胡就是《高密县乡土志》中记载的本土生长的密柴胡,与外地专家教授鉴定意见一致。老科协理事、农民林果专家李丹伟发明的南山酥梨“拱形整枝技术”,可提高梨树产量、提前成熟、延长盛果期,便于采摘等优点,其技术在当地广泛传播,带动农民致富,得到了省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
一年来,加强了对老科协和老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在山东省老科协会刊《科技金秋》《半岛都市报》《今日高密》《潍坊市老干部网》等媒体发表文章和新闻报道90余篇;协会创办的《高密老年科技》《建言》为老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搭建了平台,发表各类信息150多篇,为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提供服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一年来,市老科协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是与他们的关心帮助分不开的。每年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走访慰问老科技工作者,极大地鼓舞了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的积极性。市委老干局对老科技工作者政治上关心,生活上问寒问暖,对我会取得的成绩及时报道。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把老科协树为全市社会组织的先进典型,多次在媒体给予宣传。市科学技术协会为老科协和老科技工作者开展工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完善的工作平台,争取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使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乐在其中。
一年来,市老科协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上级老科协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通过了山东省老科协组织的“南山酥梨科技示范基地”评审验收,荣获了山东省委组织部、省老干局授予的“全省‘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誉称号。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怀着新的期许,向往着美好的未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和鲁办发〔2005〕22号文件精神,组织团结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服务‘三农’、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科普宣传和灵活多样的会员活动,积极抓好镇村老科协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拓展新的工作领域,不断开创老年科协事业新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