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雷神庙战斗遗址参观时,都会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忙碌着,他有时协助电视台作专题片、拍电视剧,有时为省、市领导参观雷神庙战斗遗址当义务宣讲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冬酷暑,随叫随到。他就是烟台市牟平区退休干部,现年76岁的姜学会,一位为传播牟平区红色文化而默默奉献的人。 1989年,姜学会被调到牟平县委党史委工作,从那时起他就十分关注雷神庙战斗这一红色事件。他反复阅读雷神庙战斗参与者的回忆录,先后三次采访了战斗亲历者张玉华。1991年姜学会编审出版了《胶东抗日第一枪》,并将这本书无偿地捐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他还在雷神庙的东厢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把征集到的历史照片放大,附上简历,制成相框挂在墙上。那时候雷神庙战斗遗址还没有讲解员,姜学会便利用休息时间当起了义务讲解员,接待前来参观的游人,宣讲雷神庙的红色文化。 1994年姜学会退居二线,他仍在雷神庙里忙碌着。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时,省、市电视台及广播、报纸等媒体,纷纷到雷神庙做节目,每次都邀请姜学会到现场讲解;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人员到雷神庙参观,大都请他到场讲解。雷神庙战斗遗址西厢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后,配上了专职讲解员,可是一旦有重要客人到雷神庙参观学习,区里还是经常请姜学会去讲解。近年来,姜学会应邀去雷神庙讲解三十余次,他从不推辞,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每次在讲雷神庙红色文化时,姜学会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大家的要求,现场有针对性地讲解。姜学会说:“回顾历史,是为了古为今用。来到雷神庙接受教育,是为了进一步继承、弘扬雷神庙战斗英雄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杀敌保国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敢于战斗的顽强拼搏精神;严守纪律,互相配合,独挡一面的实干精神。当年抗日就是爱国,现在发展经济,干好本职工作也是爱国。” 谈及姜学会,雷神庙管理所负责人激动地说:“他是雷神庙战斗遗址的资深研究者,他退休后又在这里忙碌了二十多年,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义务宣讲员,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