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山东老将军刘振华:解放海南岛,只能前进,绝不回航

2012-2-2 13:4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917| 评论: 3|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17岁那年,他离家入伍,为了表达抗日救国的决心,把名字改为“振华” 抗日战争时期,不满25岁的他哪有炮火往哪钻,被誉为“能打仗的政工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28岁的他率队创造了木帆船打败敌洋舰的渡海作战奇迹 ...

17岁那年,他离家入伍,为了表达抗日救国的决心,把名字改为“振华”

抗日战争时期,不满25岁的他哪有炮火往哪钻,被誉为“能打仗的政工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28岁的他率队创造了木帆船打败敌洋舰的渡海作战奇迹

抗美援朝时期,30岁的他率领118师全歼敌军“开路先锋”

而今已90高龄的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封面印了大大的四个字——泰山之子

他说,他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自己是山东人民的儿子

他就是从我们山东泰安走出来的老将军——刘振华

山东老将军刘振华:

解放海南岛,只能前进,绝不回航

                                文 隗 蒙

    刘振华老将军身材魁梧、精神矍铄,今年虽已90高龄,我们依然能从他身上一眼看出我们山东大汉的骨血。刘老将军戎马一生,参战无数,立功无数,但最让他难以忘怀,也最能显示他山东大汉英勇无畏本色的就是解放海南岛一役。

    自去年年底开始,电视剧《解放海南岛》开始在全国热播,里面那个先遣团的登陆指导员刘振华不是虚构的人物,其原型就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刘振华老将军。而《解放海南岛》的筹拍最早源于刘老将军一句感动编剧的话:“我有一个心愿,今生不拍《解放海南岛》电视剧我死不瞑目。”

     戎马一生的刘老将军与解放海南岛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政工干部敢为人先,主动请缨先遣作战

解放海南,是我军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渡海作战。那时,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拥有50多艘军舰、40多架飞机,纠集残敌10万之众。而我军一无海军、空军,二无海上作战经验。要使一支对大海完全陌生的陆军在短期内学会一套航海作战本领,打破敌人的“海陆空立体防线”,其困难可想而知。

    时任纵队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的韩先楚根据上级指示和冯白驹建议,指挥部队向海南岛进行了两次偷渡,都胜利了。眼看南渡海峡最为有利的季节风就要过去,韩先楚决定118师组织一个加强团再次偷渡。按照计划,加强团应由一名团政委任加强团指挥员。鉴于金门失利的教训,韩先楚认为有必要让更高一级职务的人任登陆指挥员,他希望有师一级的干部出马。韩先楚期望有人毛遂自荐。当时的118师师长邓岳、政委张玉华也一再鼓动大家请缨,可没人吭声。这时,刘振华站起来:“我去!”见站起来的是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韩先楚愣了一下。本来,他是希望有一名军事干部站出来,毕竟这是要出任军事指挥员。可很快韩先楚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韩先楚太了解刘振华了:在抗日战争时,刘振华就被誉为“能打仗的政工干部”。在东北战场上,与国民党新五军作战,2纵担任主攻,3纵负责打援和截击新5军突围。韩先楚派3纵侦察科长混入新5军军部驻的村子,摸清底细,抢在2纵之前发起攻击。担当主攻的就是刘振华任政委的20团,虽伤亡惨烈,但他们成功冲进新5军指挥部,活捉了军长陈达林。韩先楚十分高兴。在我军战史上一向是军政不分家的,团长牺牲了,政委指挥。现在,韩先楚看刘振华主动请缨,就知道他已然胸有成竹。   

新式整军运动,旱鸭子也能游过海

    登岛作战不同于一般陆战,我军许多官兵是“旱鸭子”,靠啥打赢这一仗?刘振华想到他的拿手本领——思想政治工作。他在东北任第3纵队720团政委时,由于新战士阶级观念模糊,经常有人开小差。刘振华就在全团开展“吐苦水、算苦账、挖苦根”的诉苦教育,一下子提高了战士的思想觉悟。他的“三苦”教育经验,罗荣桓充分肯定,在东北部队全面推广,被毛主席称为“新式整军运动”。

        这一经验,在解放海南岛之战中被刘振华再次运用得酣畅淋漓.于是,广大官兵各自展开了训练竞赛。有的战士把一截截的竹筒像扎竹排一样,捆成方型的“救生圈”,放到海上,人趴在上面,架起机枪、步枪,练习瞬间瞄准;有的战士设计了一种“浪桥”,类似体育器材中的平衡木,一米高左右,可以模拟海浪摇晃的感觉,人在上面练习摆动状态下如何保持平衡和不晕;还有的战士驾起小船在岸边打转,一开始很多人都因为晕船吐了,最后大家在训练中掌握了一个窍门:饭吃半饱就不会晕、不会吐,少喝汤、少喝水就不会吐……

      滩头、沙滩、海上、大树下,到处是课堂,荡秋千、走浪桥、练摇橹、学掌帆……一场热火朝天的大练兵,很快开花结果了。战士们不仅皮肤变成了古铜色,军装被汗水、海水浸染出了斑块,甚至连眉毛、头发上也长出了盐粒,而且作战的本领也越来越高强。经过两个多月艰苦紧张的海上大练兵,不仅是人人能划船,不晕海,而且真正的水手、炮手、船上神枪手也比比皆是。刘振华看到这些,高兴地笑了。

“为了解放海南岛,只能前进,绝不回航”

 当时敌人有军舰、飞机,而我们连一艘登陆艇都没有,想要渡海

作战,渡海工具是关键。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政委陈沂,带了一百个大洋到香港买登陆艇,一个多月,连登陆艇都没看过。买不到登陆艇,部队就自力更生,将机帆船改装,将炮架在船上,同时向当地渔民征集船只,就这样解决了渡海的工具。

    1950326日,夕阳西沉,一声令下,刘振华率领2999名官兵、81艘木帆船组成的加强团船队,从雷州灯楼角港口驶入琼州海峡,向海南岛方向疾进。午夜后,海面上雾色弥漫,刘振华听到敌人的飞机在头顶上飞过,所幸,大雾把我们船队掩护了起来。可也是因为大雾,各船只分散了。作为船队总指挥的刘振华果断决定:为了解放海南岛,只能前进,绝不回航。即使失掉联系,各船也要机动靠岸直奔五指山!

    27日凌晨3时许,我方船只遭遇敌海军1艘大型战舰和2艘小型战舰的拦阻炮击。根据多次“木船打军舰”的作战经验,刘振华命令与之展开“贴身战”:在距离其50公尺左右时,3只火力船上的战防炮,迫击炮和所有轻重武器一齐开火,并将一串串手榴弹抛在敌舰的甲板及炮位上。战斗空前激烈,我火力船上的指战员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个个视死如归,死死咬住敌舰不放,敌舰仓惶地还击了几炮,就掉头逃跑了。“木船打军舰”创造了海上作战的奇迹。

    经过三整天血战,刘振华率领的这支插进敌人心脏的先遣团终于冲破了敌人视作“固若金汤”的防线,到达预定目的地——美厚村,与琼崖纵队及先前成功偷渡的先锋营胜利会师,完成了“里应外合,迎接大军顺利登陆”的特殊使命。 

     4月16,40军、43军万船齐发,向海南岛发起了大规模登陆作战,横扫千军如卷席。51,岛上残敌全部肃清,五星红旗插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战役,持续了57天,歼敌5万余名,取得空前的胜利。

                                          责任编辑:韩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12-4-13 20:15
刘老将军可歌可敬,是山东人的骄傲。
引用 游客 2012-3-22 09:37
向刘老将军致敬
引用 黄玉成 2012-2-8 14:19
刘老将军可歌可敬,是山东人的骄傲。

查看全部评论(3)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