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村卫生所开展
中医适宜技术情况的调研
近日,市老科协中医专业学组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市村级卫生所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针灸、火罐、刮痧、推拿等)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调查结果
(一)村级卫生所及中医从业人员情况:
全市共有村级卫生所504处,本次随机抽取了125处作为调查对象。抽查的卫生所中,共有医疗卫生人员360人,其中,中医专业人员44人,占12.2%;有中医人员的卫生所39处,占31.2%。44名中医专业人员中,大专学历的3人,中专学历的38人,师承中医3人。
(二)村级卫生所中医医疗器具设备情况:
125个村级卫生所中,有中医简单医疗器具(针灸针、火罐、刮痧板、艾条)的53处,占42.4%;其中,有3种以上中医医疗器具的卫生所27处,占50.9%,1-2种医疗器具的26处,占49.1%。有中医专业人员、无中医医疗器具的卫生所7处。
(三)村级卫生所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情况
125个村级卫生所中,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28处,占22.4%;其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3项以上的4处,占14.3%,开展1-2项的24处,占85.7%。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人员匮乏:调查结果显示,中医专业人员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2.2%,这个比例看似不算太小,但真正从事中医医疗服务的仅有3人,其它中医专业人员多数“不务正业”,主要从事西医工作。目前,学中医的人本来就不多,毕业后在农村卫生所从事中医工作的就更少了。在现有村级卫生所医疗服务人员中,不要说老中医、好中医,就是真正懂、真会用中医适宜技术的人寥寥无几,基层中医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基层中医适宜技术萎缩:由于中医在基层医疗器具简单、服务收费低廉、不如西医药收益高等因素,致使中医得不到足够重视,医生不愿开展治疗简单、效果明显的艾灸、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使原本趋向需求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减少,优势得不到发挥,致使中医适宜技术萎缩。
(三)中医优惠政策在村级卫生所得不到体现。虽然国家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中医工作方针,但长期以来,重西医轻中医的观念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对农村卫生所扶持中医资金、人员培训等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
三、建议
(一)中医适宜技术,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做斗争中,总结提炼的传统医学技术精华,该技术安全、有效、价廉、方便、易于普及推广,与国、与民均有利,是在农村基层卫生所最适合开展的医疗技术,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倡导、支持。
(二)加强中医适宜技术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高密卫校这一培训基地,从市中医院选拔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师授课,对从中医药院校毕业、在村卫生所从事医疗工作的乡村医生,继续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学习。
(三)进一步落实中医优惠政策。对村级卫生所按中医服务人次和服务内容的量进行“项目补助”,并建立奖励制度,对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作出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以此调动乡村中医专业人员真正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为农民防病治病的积极性。对参加培训的中医人员,培训费、实习费应给于专项报销并保障培训期间的基本工资。
(四)合理收费。对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执行统一收费标准,不能高收,更不能认为成本低少收或不收费,通过合理收费,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
(五)加强中医药服务宣传。各级卫生机构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积极开展有关中医药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宣传,使中医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让全社会了解中医适宜技术、支持中医适宜技术,让中医适宜技术造福于全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