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以福利性为主的养老机构和由子女供养的养老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应运而生,它为老人们提供托管照顾、午休餐饮、康复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为不愿离开社区,不愿离开邻里,不愿远离儿女的老人送去一片温馨,使老人们幸运地拥有一个“家外之家”。 我省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从2012年开始试点,2013年开始全面推广,当年即建成了1000个。至2014年年底,我省“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已达2059个,总体运营良好,受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普遍欢迎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山西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的副处长崔鸿飞告诉记者,2015年全省仍将再建1000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会有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温馨周到的服务。 2014年12月中旬,记者专门走访了几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项惠民工程给老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善。照料中心让这个冬天变得温暖起来。 照料中心温暖舒适 第一站: 漪汾苑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这所日间照料中心位于太原市漪汾苑小区的中心花园,是在原来花园的空地上新建的一所四合院式的小院。在小院南面平房的门楣上写着“食为天”三个字,这就是日间照料中心的餐厅和厨房。记者推门进去,时间恰好是上午10:30,穿着雪白厨师服的厨师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饭菜。记者在墙上看到了当天的食谱,菜是炒土豆丝和家常豆腐,主食是打卤面。呵呵,伙食真不错呢。餐厅布置得整洁大方,桌椅一律是胡桃色的,墙上贴着宣传画,有讲健康知识的,有讲营养搭配的。正欣赏间,负责中心营养搭配的辛老师迎了上来,他介绍说,这里的食材大部分来源于寿阳的农业基地,生长期间没有打过农药,也没上过化肥,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老人们每天的食谱都是经过精心搭配的。 因为条件所限,目前漪汾苑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只能为老人们提供午餐。这里用餐实行报名制,每天9:30之前接受报名。餐厅可以同时容纳90人就餐,每周5天,每天饭菜不重样。中心对社区里的6位特困老人实行全免费,其他的老人,80岁以上的老人自己付2元,社区补助4元,70岁以上的老人,自己和社区各出3元,60岁以上的老人,自己出4元,社区补助2元。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还会送饭上门。为了让中心的老人能正当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社区的王宝云主任告诉记者:“下一步,想成立一个伙委会,如果老人对饭菜有什么意见,就可以通过伙委会提出来,以便于改进。” 漪汾苑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第二期工程2015年即可完工,到那个时候,医疗室、阅览室、健身房、爱心超市等都会配备齐全,老人们在这里会得到更贴心、更温暖的照料。 第二站:东湖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东湖社区位于山西运城市人民南路,社区利用原有的四层大楼开办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中心设有健身室、医疗保健室、心理咨询室、配膳室、就餐室、休息室、娱乐活动室,同时还开通了“一键通”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现有床位30张,平常日间照料的有23位老人。阅览室里,四个书柜摆满了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供老人阅读。他们还聘请老师指导老年人练书法。在中心的四楼,还专门设立了多功能大厅,社区张主任告诉记者:“每个月这里都要举办德孝大讲堂,向人们宣传德孝文化,希望通过讲座带动社区的人们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敬爱护遇到的每一位老人,把我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秀品德传承下去。” 第三站:庙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庙村位于运城市盐湖区,记者一行刚下车,迎面就碰上这个村的支部书记老闫。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庙村的日间照料中心。 这个中心是利用村里的旧学校建立起来的,是一所典型的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分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是一排平房,是老人们中午休息的地方。每间屋子里都生着大铁炉子,暖和极了。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聊天,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后院也是一排平房,设有厨房、餐厅。老闫介绍说:“按规定,中心的照料对象是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但是,中心成立以后,老人们看到这里吃得好,人多也热闹,就都想来,所以村里出台了一个新规定,老两口只要平均年龄达到75岁,两个人便都可以入住中心。另外,回村里居住的退休干部也有十多个想加入,也都一并进来了。乡里乡亲,最重要的在一个和字上。再说了,老人们生活得好了,孩子们不管在哪里工作,就都能安心了。” 庙村日间照料中心目前有七八十位老人入住。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还有午间休息、娱乐、健身等设施。村里的老人每人每月只需交100元,回村居住的退休干部只需交150元,村里每年要为中心补贴十多万元。 第四站:东留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东留村隶属运城盐湖区北城街道办事处,处于城乡接合部。这个中心也是利用学校的一部分房屋作餐厅,村里又在学校对面的一块空地上修建了一排平房作为休息室和娱乐室。中心由村里退下来的支部书记老胡专门负责管理。 得知我们是来采访的,中心里的老人“呼啦”一下子围了上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一位姓田的大娘还和我们唠起了家常。老人有四儿一女,现在跟老二一起居住,每天早上她来到中心,晚上再回去。老人快言快语,一连说道:“这里可好了,一天三顿饭都有人给做得好好的,还有人一起谝(读pian,聊天的意思,运城方言),还能打牌,天气好的时候,外面广场还能跳舞,扭秧歌,开心极了。我们这些老年人可是享福了。你说国家咋就想得这么周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