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晓兵同志代表省委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去年全省老干部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今年全省的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和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的部署,总结去年老干部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1年全省老干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的直接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有新高度。我们山东是革命老区,有重视老干部工作的光荣传统。今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同志亲自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已两次对老干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二是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有新举措。组织离退休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扎实推进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精心组织争创“五好”党支部、争当“五好”党员活动。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通报表彰了全省200个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0名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推进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的有效运转,进一步落实特困企业和困难单位离休干部“两费”。协调省财政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000万元,用于支持部分困难市县落实离休干部“两费”。认真落实中组发[2011]27、28、29号文件精神,为9.2万名离休干部普遍增发一个月的生活补贴,为82名离休干部提高享受了副省级及以上医疗待遇。在12月21日的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上,我省介绍了保障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做法。 三是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有新亮点。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各级普遍开展了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活动,向离休老同志发放了“庆祝建党90周年贺卡”。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暨第四届全省老干部艺术节,两万多名老同志先后参加了书画比赛、文艺汇演,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组织老干部开展了“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活动,受到了中组部的表彰。 四是创新老干部工作制度有新成效。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干部工作有关制度的通知》,推动各级建立向离退休干部报告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情况制度,建立党政领导联系老干部制度、在职同志参加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了全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手机信息发布平台。组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召开以“维护换届风气、支持换届工作”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印发《致全省老领导、老同志的一封信》,使换届工作宣传覆盖到了每一位离退休干部。 五是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有新进展。按照讲党性、讲学习、讲科学、讲奉献的要求,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做到知全局、懂本行、重服务、树形象。在临沂的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举办了全省老干部局长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在9月15日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上,我省有6个集体、17名个人受到表彰。济南市经信委老干部局是唯一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的先进集体,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回顾总结2011年的工作,我们体会比较深的有三点:一是,党委、政府放心,广大老干部满意,是老干部工作的根本目标;党委政府重视、组织部门坚强领导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根本要求。三是,改革创新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根本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老干部工作的体制机制与老干部工作的现实要求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与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有差距;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有待突破;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同志存有精神懈怠的问题。 二、认真总结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年以来老干部工作的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老干部工作 从1982年2月,中央颁布《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到现在已经是30周年了。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建立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成功地实现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为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离退休干部制度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国家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30年后的今天,重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文件规定的方针、政策、原则,在今天依然是老干部工作的基本依据,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比如,《决定》中指出,“老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不能退休;任何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和组织纪律不能退休,仍然肩负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这是指导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理念。 我们需要认真总结我省30年来老干部工作的经验,并运用这些经验来审视和指导今天的老干部工作。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离退休干部群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把老干部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其主要阶段性特征是: (一)老干部工作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央和省委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中央领导和中组部领导多次强调,要把老干部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把握和推进。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都提出了“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会上,习近平同志要求,要从新高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重大意义。这个新的高度,他概括为四句话: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同时,他要求:老干部工作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提供“三个支持”——思想支持、政治支持和经验支持。 (二)老干部工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78亿。同时,从解决老龄问题的难度看,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要求,要制定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政策体系。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老龄事业发展作出了总体谋划和具体部署。我们要认识到,我国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挑战性、迫切性对老干部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老干部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老龄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老干部,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老龄事业发展道路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离退休干部数量快速增长、离退休干部群体明显扩大,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目前,全省的离退休干部的总数,已经达到了85万人,其中离休干部9.2万人,退休干部75万多人。我省是全国离休干部最多的省份。全国离退休干部每年增加约6%,我省为7.3%,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这个群体与党同命相连,是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坚定支持者。前不久我们组织的调研数据表明,我省离退休干部对党中央、国务院持信任和非常信任态度的高达95.4%。我们既要把离退休干部当作宝贵的财富,也要把他们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来重视和建设。要注意发挥广大离退休干部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以多种方式为党分忧、为群众造福。 (四)离退休干部在党的干部队伍中比例越来越大,老干部工作在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中占的比重明显增大。当前,干部队伍的变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离退休干部数量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新增干部的速度;二是老干部在整个干部队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有些省直单位的老干部数量超过在职干部的数量。目前,全省共有离退休人员党员970958人,占全省党员总数的15.9%;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5万个,占全省基层党组织的5.48%。从在职与离退休干部的比例看,我这里还有一组数据:全省离退休干部中,副省级(含单项待遇)以上离退休干部213人(在职38人),是在职同级干部的5.6倍;厅局级离退休干部4825人(在职2180人),是在职同级干部的2.2倍;县处级离退休干部5.7万多人(在职4.1万多人),是在职同级干部的1.4倍。这些数据表明,作为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干部工作,任务会越来越繁重。作为老干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党委组织部长的担子也会越来越重。同时,也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老干部工作。 (五)离退休干部群体代际更替加剧,服务管理工作更趋复杂。进入本世纪,离退休干部群体的代际更替加快,群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离休干部群体日渐萎缩,退休干部群体不断壮大,已经占到老干部队伍总数的90%以上。不同的代际群体的特点鲜明,需求呈现出多样化。 离休干部整体到了高龄期,全省平均年龄今年将达到83岁,100岁以上的有59名,年龄最大的108岁。离休干部走不动、看不见、听不清的越来越多,他们的主要需求是高龄期的服务和失能期的护理。而退休干部与离休干部相比,知识新、年龄轻,对自我管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强烈。他们更追求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六)社会转型期的广泛变革,现代信息传播的多样化,给老干部工作带来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利益格局的多变性,我们维护老干部利益的难度加大。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种信息的快捷传播,在对人们的价值尺度、道德观念、思想情绪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老干部群体的稳定,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使老干部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适应老干部工作的新任务、新特点和新要求;老干部工作如何尽快地在整体上实现“转型拓面”,这是我们在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之际,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今年,中组部和省里都将举办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理论研讨会,各地各部门也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老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