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们敞开精彩生活之门 市老年大学让“银龄”人群有所寄托、有所乐、有所为 通讯员隋恩森 邱兆金 |
|
在我市老年大学里,活跃着许多老年人,市老年大学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开设了二胡、电子琴、古筝、舞蹈、太极拳、书法、摄影等14门课程,目前该校共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达到800多人。市老年大学建校十一年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学校先后荣获“老年大学省级示范校”、“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潍坊市敬老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老有所教,老年大学是“圆梦殿堂” “通过老年大学这个平台,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年龄相仿,在一起话题多,我们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学员段贵山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从小家庭贫困,没能上几天学,是老年大学帮他圆了大学梦。 市老年大学于2014年11月搬迁到原市委党校,各类教学设施也基本配套完善,并且开设了新的专业。学校在电子琴、书法、摄影、舞蹈等4个专业设置了初级班与中级班,方便学员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在姜庄镇莳一村成立了老年大学夜校。 老有所学,老年大学是“精神家园” “最初报名上老年大学,只是想退休后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现在,只要老年大学不赶我,我会一直在这里学习,老年大学是我的‘精神家园’。”学员马桂兰说。 马桂兰在老年大学里学习书法、绘画,已经坚持了八年。她是醴泉街道蔡站社区人,每次来老年大学,她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中途还要倒一次车,尽管如此,每次上课她从来没迟到过。“我很喜欢书法,但我们小时侯没有条件学习。”马桂兰说,“老年大学开设书法班我就报了名,从头学起。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好老师,罗相诗老师水平高,教学认真,我们都愿意跟他学。”有时为写一幅书法作品,马桂兰会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 老有所乐,老年生活更加精彩 秦桂荣是气象局的退休干部,6年前她报了老年大学摄影班后迷上了镜头里的世界,平时省吃俭用的她,花了好几万增添了摄影装备,一课不拉地学习摄影。通过虚心学和自己琢磨,慢慢地,她从一名没有基础的摄影门外汉成为一名水平较高的摄影爱好者。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她的摄影技术日趋成熟,多件作品在老年人书画摄影比赛中获奖。 “现在我读老年大学越读越有味,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我和学员们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摄影拓展了我的老年社交圈子,让我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秦桂荣说。 老有所为,服务社会奉献余热 老年大学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成立了以老年大学学员为骨干的广场合唱队,经常在凤凰公园、南湖植物园组织开展活动。同时,该校组建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编排了十二个精品节目,到社区、小区巡回演出,既给学员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为广大群众带来欢乐,在群众中间深受欢迎。每年三八节、九九老人节、国庆节、春节各班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组织书法、绘画班的优秀学员深入农村社区,现场挥毫泼墨,给村民送上节日的祝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