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年大学的留级生

2015-1-7 11:32|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746| 评论: 0

摘要: 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问我们花鸟班的同学,回家后有没有把学过的课程进行练习?大部分同学都会举手,高声回答:“有!”老师就会走下讲台,把同学们回家画的画收上来点评。有的同学画了多幅作品,老师则挑一幅比较有 ...

    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问我们花鸟班的同学,回家后有没有把学过的课程进行练习?大部分同学都会举手,高声回答:“有!”老师就会走下讲台,把同学们回家画的画收上来点评。有的同学画了多幅作品,老师则挑一幅比较有代表性的。即使这样,老师每次都会收到三四十幅画。

有一个同学,每次上交的作业都与众不同,他的作品不但有上节课的内容,更多的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难道他也像小学生那样,回家预习吗?要知道,我们花鸟班是没有教材的,老师上课完全是依照教学计划,自己制作课件,每次上课都是使用PPT进行演示,用以辅助教学的。难道他有先知先觉的功能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熟悉了。有一天,我禁不住好奇地问他,怎么知道老师下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呢?

他嘿嘿笑了,说老师还是那个老师,自己却是个留级生。

看我疑惑,他又说,不瞒你说,不但初级花鸟班的课程学过一遍,就连中级山水班的课程也修业结束。

我不禁愕然,这可不是一般的留级生啊,简直称得上资深留级生了!

他得意地说,如果是从一年级上小学,他的老年大学的修业年限就算小学毕业了。他坦言自己也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听说青岛市针对留级现象,规定老年大学的修业年限最多六年,超过六年,一律不准再报名入校了。

问他为什么喜欢留级,这位同学无奈地说:在家太闷了,出来就是为了找伙伴说说话。

原来,这位同学的独生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异地工作,每年就逢年过节才回家一趟。他与老伴几十年婚姻的厮守,让他们熟悉到不用言语也知对方的地步,每天就是大眼瞪小眼,有时他们甚至在家一天都交流不上几句话。久而久之,自己都感觉思维有些迟钝了。于是,在儿子的建议下,他们夫妻双双报名就读老年大学,有了那么多同龄人相伴,心情一下子开朗了许多。脸上的笑容增多了,回家后也有了交流的话题,日子过得很愉快。

为了保持这样的精神状态,他们成了老年大学的常客,甚至报了多门课程,还对喜欢的课程一遍遍重修,成了名副其实的留级生!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