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不少名人都重视养生,且各有妙法。下面列举几例,愿读者能从中得到启发。 陶渊明以静养生 东晋诗人陶渊明推崇以静养生,他的《结庐在人境》这首诗的主题,就是以静养生,境与意合,物与心融,实乃妙不可言。现代医学认为,一个人如保持恬淡、宁静、乐观、豁达的心态,会有益健康。 白居易以动养生 唐代诗人白居易享年74岁,当时算高寿了。他的健康长寿得益于旅游。这有他的《题玉泉寺》诗为证:“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 杜甫亲情养生 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年月里颠沛流离,备受艰辛,体衰神伤,所幸的是家中老少和睦。他的《江村》
诗写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取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温馨的家庭,使诗人忧国忧民的悲苦之心稍稍得到些许慰藉。 刘海粟书画养生
著名书画家刘海粟一生都在书画艺术的海洋中遨游,心灵得到净化,筋骨得到锻炼。他还多次上黄山,感受大自然的神韵,以黄山为题材创作出了大量杰作。他回顾多年的艺术生涯时说:“作书作画,养生健身,确有延年益寿之功,书画创作与一切劳动一样,都有先经过一段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阶段。”寥寥数语,道破这位书画家长寿之秘。 邓铁涛散步养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坚持采用散步作为健身方法。他还自创了“午间散步采阳养身法,每天只需三十分钟,就能达到医学上所称的医疗步行标准。运动程度的掌握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邓教授指出,人到老年,身体阳气渐趋不足,容易出现怕冷、气短乏力、疲劳、精神不振等现象。经常散步会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益。 丘吉尔编织养生 丘吉尔活了九十一岁,是英国首相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丘吉尔何以能长寿呢?除了乐观豁达,兴趣广泛,劳逸结合之外,与他坚持编织密不可分。在德军对伦敦实施轰炸的日日夜夜,丘吉尔部署防务之余,还能镇定自若,悠然自得地编织毛衣。他自豪地说这是一种自创的养生方法。编织离不开手指、手臂、肩部等处有节奏的运动,能让各部位的肌肉得到更好的锻炼,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确实是一种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法拉第幽默养生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化学领域颇有建树,然而,他进入老年以后常常闹头痛,苦不堪言。他四处求医问药但毫无作用。后来,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给他开了一张与众不同的处方,写的是一则英国谚语:“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从中颇受启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变得对喜剧情有独钟,成了剧院里的常客。每次看到丑角的精彩演出,听到幽默风趣的独白,这位科学家都会大笑不止,十分开心,全身放松。就这样,折磨他多年的头痛病慢慢好了。由此可见,保持幽默的心境是益寿延年的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