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邓小平涉足最多的省区之一,延安是他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永远挂念的地方。邓小平的一生与陕西有着不解之缘。 西安: 投身国内革命斗争第一站 1926年底邓小平奉党的指示离开莫斯科中山大学,历尽千难万苦,于1927年2月间到达西安。这是邓小平第一次踏上陕西的土地,陕西也成为邓小平投身国内革命斗争的第一站。 1927年春,有“西北黄埔”之称的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在北院门开学,校长由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部长、驻陕独立第一师师长史可轩(中共党员)兼任,邓小平任政治部主任兼“校党的书记”,主要着眼为党培养军政干部,从事健全和发展党团组织等项工作。邓小平除负责政治工作外还兼讲政治课,主要讲授《中国革命史》《三民主义》《布尔什维克十二条》等。据中山军校3大队9中队9分队学员雷展如回忆,年仅20多岁的邓小平知识渊博,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中山军事学校分队长胡震回忆:“在我当队长前,他讲政治课时对我提出一个问题:‘胡震,节制资本是个什么意思?’我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理解,并举出两个例子。他听了还满意,一边点头,一边让我坐下,没多久我就当了分队长”。 到1927年7月,学校已有中共党员90人左右,为西北培养了一批革命人才。 在西安期间,邓小平还参加一些党团会议和革命群众的集会,比如5月20日,他应陕西青年社第一届代表大会之邀作了《苏俄之近况》的报告;6月12日,陕西省立一中召开“非基督教同盟”成立大会,邓小平到会演讲。 1927年7月,国共合作破裂,冯玉祥“礼送”共产党人出境。邓小平秘密赶赴武汉,在中共中央担任秘书工作,列席了“八七”会议。中共中央迁到上海后,23岁的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陕北: 10年间生活战斗28个月 从1935―1945年的10年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邓小平曾五进五出延安城。 1935年10月,邓小平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住在彭门沟一带,参与指挥了吴起镇“切尾巴”战斗。 11月初,邓小平随部队到富县北道镇一带,在东村周围打土豪、攻寨子,扫清了地方反动武装并筹措粮秣,准备担架,为直罗镇战役做战前准备。整个战役由彭德怀指挥,歼灭东北军109师全部和106师1个团,毙俘5300余人。直罗镇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进行了奠基。 1936年2月,红军出师东征,邓小平从延安临镇经延长、延川渡过黄河随一方面军行动。东征胜利后,他又随部队从山西永和、大宁经清水关西渡黄河,驻扎在延川禹居一带。5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太相寺发布《西征战役计划》。次日,左权、聂荣臻、朱瑞和邓小平率红一军团从延川出发,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挺进,会同红15军团相继解放了宁条梁、定边、盐池、豫旺、环县、曲子、华池、固原地区,使西北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纵横700余里。 1937年7月,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打响。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邓小平被任命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9月6日,朱德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从泾阳县云阳镇出发,邓小平和左权随部队经蒲城、澄城到韩城,在芝川镇渡黄河入山西,投身伟大的抗日战争。 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后,邓小平曾3次短期回延安,参加中共中央的重要会议。第一次是1938年8月15日,中共中央电告邓小平来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是1939年7月上旬回延安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三次是1945年6月回延安参加中共七届一中全会。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任新成立的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兼军区政委。8月25日,邓小平和刘伯承肩负着党的重托离开延安奔赴晋冀鲁豫解放区。
建国后6次踏上陕西的土地 1952年底,国民经济刚刚恢复,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编制“一五”建设计划在即,出任政务院副总理不到半年的邓小平来到西安,了解西安的国民经济恢复情况,思考“一五”建设计划在陕的布局。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有24项安排在陕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邓小平这次来陕的考察和支持。 1957年三四月间,邓小平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来陕视察,检查“一五”计划执行情况。他视察了属于156个重点项目工程的昆仑机械厂、红旗机械厂、庆安机械厂等大型军工企业,还坐飞机鸟瞰了西安市区。在陕期间他还作了《关于勤俭建国》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后来分别以《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1966年4月,邓小平在李富春、薄一波陪同下,带领中央20多个部委的负责同志,来陕视察三线建设,现场解决问题。三线建设,是党中央根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1964年4月25日《关于我国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内容,在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缜密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据不完全统计,从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家在西南、西北三线部署的新建、扩建、续建项目达300多个,在西北地区规划了航天工业、航空工业、常规兵器、电子和光学仪器等重要军事工业项目。陕西列入的三线建设项目多达117项。 邓小平到西安,先后视察了在陕的三机部6院第8、第12、第30研究所和庆安机械厂等大型企业,主持召开了研究国防工业和三线建设问题的会议。此后,陕西的航空、航天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火箭发动机制造、卫星测控中心等尖端技术单位迁建陕西。 1980年7月上旬,邓小平乘专机来陕视察,对陕西的改革开放及经济、文化、科技、旅游事业的发展发表意见。76岁的他参观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和碑林博物馆,参观了周秦汉文物展、石刻馆等。在两天的参观中,邓小平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观众,不搞前呼后拥,并和陪同人员一起坐面包车。 1982年9月19日,邓小平陪同朝鲜金日成到外地访问途中,专列在宝鸡―广元区段的观音车站短暂停留。金日成和邓小平走下专列,饱览秦地大好河山。当客人得知观音车站是炸掉4个山头、填平4条深沟建成时惊奇地说:“了不起,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邓小平也感慨万千:“是啊,有了宝成铁路,蜀道变通途了。” 1987年2月16日,邓小平和王震乘专列由四川返京路过宝鸡时,临时停车,兴趣盎然地看了新落成的宝鸡火车站,这是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驻足三秦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