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PEC北京会议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下称《宣言》),到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在双边层面同意与中方开展追逃追赃合作,再到G20反腐行动计划……中国大力推动和参与的反腐败国际合作、境外追贪反腐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将使贪官无处可逃。其中《宣言》的通过更被认为是APEC成员携手铲除亚太地区“腐败避风港”的标志性事件。 携手打击跨国(境)腐败 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宣言》集中反映了各经济体就APEC反腐败合作重点及发展方向达成的共识,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加强反腐败追逃追赃合作方面的关切和立场,对引领亚太地区反腐败合作朝追逃追赃等务实合作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此次G20各国在返还腐败资产上达成的共识可以说是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突破,“人回来了,钱没回来”的尴尬现状将大大得到改观。 针对反腐败国际合作,中国同一些国家制定了有关国际合作条约,例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引渡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移管被判人条约》等,为反腐败国际合作有章可循、规范合作和增强实效作出了积极努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政府打击和控制跨国腐败犯罪的能力。目前,中央纪委和国家监察部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机构开展了友好交往,与6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06项各类司法协助条约。 外逃贪官再无“避罪天堂” “能捞就捞、不行就跑”“落地海外就告平安”,这是一些贪官自诩精明的“为官之道”。而《宣言》一旦落实,贪官海外避难的“跳板”就会成为“断崖”。《宣言》提出,各方承诺“通过引渡、司法协助、追回腐败所得等手段”消除腐败,并“考虑在本经济体法律允许范围内,通过更加灵活的手段追回腐败所得”。这将使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中国贪官外逃重要藏匿地的APEC成员在引渡条约、司法协助、反洗钱等领域的谈判加速,中国利用APEC平台展开反腐国际合作和海外追逃也变得顺理成章。专家表示,这些成果无疑再次释放出斩断腐败分子“退路”、决不让贪官逍遥法外的强烈信号。 《宣言》余音未了,接踵而来的G20领导人会议再发反腐合作强音。G20领导人核准未来两年反腐败行动计划,表示要建设反腐败合作网络,加强司法互助,返还腐败资产,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罪港。 在实践中对接国际制度 《宣言》是第一个由中国主导起草的国际反腐败宣言。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杨永纯教授认为,中国最近在全球联合反腐领域取得的进展表明中国对腐败的制度化治理得到国际认可,通过加强国内国际反腐力量的协同,一定会对贪腐现象形成强大震慑。 不过,在实践中,国际反腐在制度衔接、证据采集和执法成本领域依然面临挑战。由于各国在罪行认定、执法程序、诉讼标准、赃获追缴方面存在制度差异,对犯罪分子引渡追诉将面临着现实挑战。另外,一些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目标国的制度漏洞,对赃获实施长期隐蔽转移以使其合法化,导致在目标国难以追缴。 下一步,中国将从建立动态的外逃人员数据库、抓好重点个案、加强国际合作、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国际追贪反腐工作。APEC成员国之间尚需通过进一步的双边、多边磋商,达成具体且有普遍约束力的协议,为区域内反腐合作提供持续化、长久化的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