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所拥有5个系、42个专业、170个班,能容纳5300余人次的“老年学府”在江西省景德镇声誉鹊起,该校“开门办学、开放教学”的办学理念也闻名全国。这令人振奋的成果,源于一位老人,从2000年至今,他每天工作十余小时,很少有双休日,不领校长津贴,只为办好老年大学而努力,他就是景德镇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年大学校长杨启村。 所有的努力与付出终会得到回报。今年11月26日,杨启村迎来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作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代表,他赴京参加了2014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接见。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回溯到2000年,65岁的杨启村接手景德镇老年大学时,这里只有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学校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学员不足100人,根本无法满足该市十几万老年人的上学需求。他不顾年事已高,辛苦奔走。2014年,在该市数界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119个单位、企业的支持下,花费6年时间,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15300平方米的新校舍正式落成。 “新校舍从选址、征地、设计、施工、装修直到竣工,他无数次不顾烈日风雪、白天黑夜,穿梭于施工现场……”在景德镇老年大学,几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年来,杨启村与几位副校长挤在一间面积不到12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桌椅陈旧,就连电话机的按键码都已磨光。 痴情于老年教育事业的他,不仅对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教学创新和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提出的“党政主导、社会化办学、办学社会化”的开门办学理念,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列为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十大基本经验之一,为老年教育快速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他撰写的论文先后四次在国际老年教育会议上被介绍。 多年来,该校有3万多人次师生参与服务社会活动,学员获得各类奖项719个,为景德镇市的文化和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杨启村说:“荣誉只能说明过去,未来,我要把鼓励当作鞭策,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和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继续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