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我活着回来了!组织上一直没忘了我(1)——访建国前安丘老党员、一等功功臣姜会敏

2014-12-18 17:19|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1229| 评论: 8|原作者: 安丘党校

摘要: 我活着回来了!组织上一直没忘了我(1)——访建国前安丘老党员、一等功功臣姜会敏 姜会敏,1927年1月出生于辉渠镇老峒峪村,兄弟二人,在家排行老二。1947年1月参军,加入安丘独立团,副团长为徐世富,辉渠镇徐家 ...
1首.JPG

1首2.JPG

我活着回来了!组织上一直没忘了我(1)
——访建国前安丘老党员、一等功功臣姜会敏

    姜会敏,1927年1月出生于辉渠镇老峒峪村,兄弟二人,在家排行老二。1947年1月参军,加入安丘独立团,副团长为徐世富,辉渠镇徐家寨村人。时独立团驻扎在安丘城南三里店子村,与驻扎在安丘县城的国民党部队进行拉锯战。
    1948年3月,安丘独立团的四连、五连转入淮安独立营,连同淮安独立营的三个连建立了淮安独立团。淮安独立团团长吴琳(注1)讲话:“同志们!这个地方形势很复杂,安丘的便衣特务不断来此活动,我们要耳听八面、眼观四方,就是鸡叫狗咬也要注意好了!”经过精简,去除了部分老弱病残,缩减为独立营,三个连,驻扎在淮安边界景芝以西地带(西岭上),曾多次与安丘县城里的国民党孙十团来犯之敌进行激烈地战斗。
    7月的一天,国民党孙十团于早上天不亮就从安丘城出发,并率领一支约由200多辆小推车组成的车队,嚣张的扬言要“直捣黄龙,在傍晚时分打下景芝抢景芝烧酒喝庆功酒”,其根本目的是消灭淮安独立营、推翻我新生的淮安县人民政府。孙十团约2000余人,在淮安独立营战士们早上跑步的时分完成了包围,独立营发现后立即向后山撤,敌人已经占了山顶,而且兵力正在从四下里往里插进,形成四面围攻之势。时淮安独立营300多人,有2个区中队配合作战,双方于今石堆镇阿落、岳家店子村一带展开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姜会敏所在连抢占了一个小山头(实则为岭),连长说:“咱们占这个山还占不住,下去两个排插到敌人背后,一个排作掩护!”两个排,一挺机枪往外撤,一个排掩护,约四、五百敌人尾随而上。排长说:“同志们!沉住气,等敌人上前,再用手榴弹轰,然后抓活的。”姜会敏心里想:“有那么简单吗?”敌人排着正步“咵咵”地往前进,不到100步了,“打!”随着一声命令,两排手榴弹甩出去,没有打下去,敌人仍然在往前攻。排长一看不好,命令赶紧撤离,但敌人脚前脚后的追,姜会敏他们进了村,敌人跟着进了村,他们出来村,敌人紧跟着出了村。老峒峪村姜会敏的本家姜道敏、雹泉街的赵学敏、西北崖村一位都姓机**(都光军之子),三人为机枪组成员,一挺机关枪。都姓机**在前,班长、副班长在其身后趴在坟头上,在撤退时他因负了伤,没有撤下来,结果被敌人抓获,拉到安丘城活埋了。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四点,双方都没有吃早饭。战士杜锡庆,是辉渠镇水润道村人,9天负2次伤,头一次被弹片击中头部,不是很严重,住了7天院要求回部队,院方不让,说现在出院还太早,让再住几天观察一下。杜锡庆又坚持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回了部队,正好赶上战斗,结果腿部膝盖以上的筋被击穿,被抬到独立营的景芝南院卫生所。饥饿,远远超越了疼痛,杜锡庆对前来上药的医生说:“同志,你先别给我上药,先给我找个馒头吃吧,我已经十多小时没有吃点东西了”,医生们一直等到他吃了个馒头后才上的药。革命胜利离不了人民,战斗的胜利同样离不了老百姓的支援。老百姓用小推车送饭、送水,成为泉水一般源源不断和长城一般坚强的后盾,相比而下,国民党部队则一无饭二无水,孤立无援,更没有老百姓送水送饭,抵抗不过饥饿和淮安独立营军民的愈战愈勇最终落荒而逃,伤亡100多人,淮安独立营伤亡33人。其“直捣黄龙、在一天之内要打下景芝抢景芝烧酒喝庆功酒”的梦想破灭了,并成为独立营战士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1948年3月,姜会敏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20日左右,其所在部队由安丘去泰安,歇6至7天,补充弹药给养,准备参加济南战役,未赶到济南,济南战役即结束。之后,淮安独立营升级补充警四团、警五团,进入主力部队,转战鲁南,参加解放临沂的战斗,行至半路,临沂国民党部队撤离。在临沂休整半月,进行了短期训练,学习扫清外围,下炸药包子,排除地雷、拆除铁丝网等。之后,部队渡过运粮河奔向了淮海战役的战场,一直到淮海战役结束。姜会敏在淮海战役中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其所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一进入战场,他们就地挖猫耳洞掩体,每人一个,相互连通,然后再在里面掏一个猫耳洞,里面铺上小麦秸秆,晚上就在里面睡觉,若敌人炮轰就在洞里躲藏。因为长期睡地铺,铺麦秸秆儿睡觉,曾经身上长疮庎,坐一会儿就粘住裤子。
    姜会敏所在部队在淮海战役中的第一战是于家圩子战斗,历经两天。部队前进遇到并马上围住了国民党部队的第一个小据点,团长说:“今晚咱们先暂不收拾他们,明天再收拾他!”第二天白天,班、排、连相互挑战,分配任务,都争先恐后地抢最艰巨的任务来完成,跃跃欲试,勇气冲天。到了晚上,第一次发动攻击,兵分两路。该据点规模虽小,后经证实有2000多人,且据点周围有壕沟,易守难攻。这一战,因攻击前该营所搭浮桥太过简易,加上该据点里面有重机枪扫射,营长指挥猛冲,部队伤亡很大。冲锋班班长姓都,辉渠镇胡家旺村人,带领一个班冲锋,还没到围子墙根儿,人就已经被打的差不多了。我军重新组织人员进行掩护,姜会敏所在班担任爆破任务。一个班8个人,每两人一个炸药包,共分成3个梯队,分配的原则是,第一包完成不用第二包,第一爆破手完成不用爆破手副手,第一爆破手牺牲第二爆破手接着上,班长没有炸药包,他坚定沉着地说:“咱们3包炸药,6个人,我虽然没有差事,没有炸药包,但今晚我豁上这条命也要完成任务!”时光,永久地定在了这一晚上,一个班8个人只剩下了2个,班长、副班长、辅助小组长都牺牲了。副班长张志远,负责第一包炸药,是安丘韩吉西村人,他是打潍县战役时“解放”(俘虏兵)过来的,到参加淮海战役时还没几个月,姜会敏这样评价:“这个人真不善!”张志远说:“我早先干伪军,为人民没有做有益的事,这次,我就是豁上这条命也要干出个榜样来!”这一晚上,张志远牺牲了。过浮桥时,他被敌人打倒在了桥下,战斗打到半夜时部队撤退了,伤号都被担架队抬下去了,他受伤掉到了壕沟里,没有人看见。后来一个孟姓的战士说:“姜班副,那晚我听到壕沟里有人哭,像是你们的三班副。”姜会敏心想:“你说的就是我们班的张班副啊!”于是问道:“那你听见后来怎样了?”孟姓战士说:“后来我听见就没声了。”等到黎明时分鸡叫时,连冻加伤痛,他就牺牲了。副班长岐山郭凤林负责第二包炸药,基本安全的撤回来了。
    姜会敏负责第三包炸药,他抱着炸药包,机智、勇敢、顽强地完成了爆破任务。完成爆破后,姜会敏掉到了壕沟之中,壕沟里的水淹到脖子,别的战士有掉进去之后有人用杆子拉出来,他到处找也没有发现有人来救,好不容易摸到一个树根,借助树根这才爬了上来。多少年之后,姜会敏说:“那晚我去安放炸药,幸亏没有穿棉裤,只穿了两条单裤,否则掉到水里爬都爬不上来,麻烦。”当晚,该据点没有打开。已经攻过去的5名战士也因为浮桥断了,他们撤不回来,后续队伍攻又攻不过去,就被敌人抓获了。
第二天晚上,又围住了该据点,发起第二次攻击。此时,班里已经只剩下2人,又补充上了8名战士,重新建起了班。在前两个炸药包已经完成爆破的情况下,姜会敏抱起第三包炸药包如箭一般地冲了出去,刚到围子墙外,营长接到电话:“第三包炸药出发了没?”营长回答:“刚刚出发,正在路上!”“命令其马上回来!发动冲锋!”“是!”“第三爆破手姜会敏马上撤回!发动冲锋!”刚冲到围子墙外的姜会敏已经听见营长的命令,折身返了回来。姜会敏因担任爆破任务,于白天时已经把枪上交,要冲锋了还没有枪,于是问营长:“营长,我下炸药包子没下上,枪已上交连部,我没有枪,我用拳头打人家?!”排长说:“我给你找条枪!”转身出去从壕沟里摸上一条美国造冲锋枪,重七斤半,带着4个梭子120发子弹,姜会敏拿了武器弹药,又前后左右各斜背上了4颗、共16颗手榴弹,参加了冲锋。
    这次冲锋,战士们每人从地里抱了两捆秫秸随手填到壕沟里,垫起来就是上下晃动的浮桥,一个营的兵力踩着秫秸就像坐花轿似的很轻松就越过了壕沟。战斗中,姜会敏身上背包中弹起火,因其身上带有较多的手榴弹、子弹,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情况异常危险,如果所有的手榴弹一块爆炸,不仅是他一人粉身碎骨,整个冲锋队伍也会被炸得灰飞烟灭,排长发现后立即命令其先行返回救火,扑灭火之后再来参加战斗,后在教导员的帮助下最终将蔓延开来的火苗扑灭,避免了爆炸。据老人回忆,若不是身上起火并返回灭火,在该战斗中也会光荣献身。经调来大炮,攻下了该据点,俘获国民党部队1000多人。姜会敏所在部队一个营300多人,被打去了一半,最后只剩下150人,其所在一个排40多人只剩8人,其所在班10人只剩下他们2人。战斗结束,班里又补充进俘虏8人。排长命令:“姜会敏!给你30口子人(俘虏),把壕沟里的人、武器枪支弹药全部给我打捞上来!哪个不下去,使刺刀捅他!”姜会敏端着枪,让俘虏下壕沟捞人捞枪,11月份,壕沟里满是水,站着够不着底,低头喝着水,寒冷刺骨,俘虏们磨磨蹭蹭不肯下,姜会敏用刺刀顶住俘虏的后腰:“妈的!下不下?不下看我不捅死你!”俘虏们像下饺子一样滚进了壕沟,捞出了全部的人和枪支弹药。这次战斗,一个团缴获了一个师的装备,装满了三间大屋。
    在围困黄伯韬集团时,南京调来一个兵团增援,已经走了一天的时候,我军得到消息,立即派出2个师打援。其所在团团长命令:“快去快回!”一白天一晚上强行军240里路,赶到之后立即围住国民党增援部队,打了三天三夜,将其全部消灭。战后,部队又立即拉了回来,打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的部队。姜会敏所在营一个营的兵力迎击一个团的敌军,国民党军队前有四辆装甲车,后边有九架飞机掩护,他们先打了百十炮之后,进行攻击,姜会敏所在营抵挡不住,撤离了三十里路。在沿着河道往回撤的路途中,姜会敏突然感觉后背一阵剧痛,“坏了,受伤了!”用手一摸,没见血,没有事儿,就继续行军、作战。到了下午停战后,姜会敏指了指后背右上方对班长说:“班长,你看看我这儿是怎么回事?”班长说:“你脱下棉袄来看看。”原来,一颗子弹打穿了背包、棉袄、两件军衣,剩下最里面的一件衬衣没有打穿,子弹还留在两衣之间,子弹到了这儿已经没有劲儿了,只是把背部打烫上了一个大紫疙瘩。姜会敏捡了一条命。连部卫生员前来询问、统计有无受伤人员,卫生员检查了一下说:“姜会敏负轻伤一次!”过了5、6天,连部发来喜报,奖励姜会敏13300元(旧币),合今人民币1.33元。当时,能够买到10来条香烟。他每到一处,便买上两条香烟,与战友们共享,也算补充“枪支弹药”,夜间消遣提神。
    老人说:淮海战役战斗结束那天,天上国民党的飞机飞来,地面上已经没有国民党部队的人了,一个也没有了,飞机轰炸了半天,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八路军,用机枪扫射了一天,第二天就不来了。打仗时,部队吃不饱,不是因为没有粮食,是因为部队追击走得太快,一天走100多里路。民夫运粮小推车一天走50里路,晚上又住下了,2天才走100里路,跟不上部队。部队吃不上饭,就在当地借,借高粱面、豌豆面做成窝窝头。伙房离作战阵地6里多路,等送到前线,窝窝头早冻透了,成了石疙瘩,战友们只好把冻窝窝头放在腰里暖和一下,啃一口,还啃不动。有时,在附近庄里连找个锅都找不到。打仗间隙,还需要挖工事,搞防御。一次,张志远实在累的干不动了,就跟班长说:“我不搞工事了,我歇歇。”班长说:“不搞工事,被人打死谁管?修!”淮海战役结束,姜会敏所在班获得集体一等功,授大旗一面,上面写着“英勇顽强”四个大字。                             
                                                     (云增民 姜焕旭 辛宝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安丘党校 2014-12-18 00:17
1首3.JPG

2、2.JPG
引用 安丘党校 2014-12-18 00:18
欢迎浏览
引用 clxdexsz 2014-12-18 08:50
向老英雄致敬
引用 木石山道人 2014-12-18 18:53
珍贵的英雄资料。
引用 古稀 2014-12-24 18:54
珍贵的英雄史料!!
引用 安丘党校 2014-12-25 05:33
clxdexsz 发表于 2014-12-18 08:50
向老英雄致敬

感谢您的佳评鼓励
引用 安丘党校 2014-12-25 05:35
木石山道人 发表于 2014-12-18 18:53
珍贵的英雄资料。

谢李老鼓励
圣诞快乐
引用 安丘党校 2014-12-25 05:36
古稀 发表于 2014-12-24 18:54
珍贵的英雄史料!!

谢华老鼓励
圣诞快乐

查看全部评论(8)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