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昌乐石祖林

2014-12-18 17:18|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363| 评论: 11|原作者: clxdexsz

165557l7da8tt7zy8h802u.jpg165557l7da8tt7zy8h802u.jpg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clxdexsz 2014-12-18 08:44
1007300hqwjc2p2l6asx0q.jpg
引用 clxdexsz 2014-12-18 08:44
100759wrwzero5wgry4s9q.jpg
引用 clxdexsz 2014-12-18 08:45
100711p2cg25nwic5kiwee.jpg
引用 1.4 2014-12-18 10:10
岁月留下的痕迹。
引用 齐国故地 2014-12-18 15:10
在哪儿? 是在阿陀吗?
引用 clxdexsz 2014-12-19 08:24
齐国故地: 在哪儿? 是在阿陀吗?


  在阿陀崇山子
引用 齐国故地 2014-12-20 15:23
呵呵!是崇山子!
引用 clxdexsz 2014-12-27 08:40
 2008年7月22日,在昌乐县编著《昌乐骨刻文》的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应昌乐县政协王泳亮副主席的邀请,前往距县城40公里的崇山观看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石吊”的地方。刘教授来到崇山顶,看到原放置在山顶的10多根圆形石柱多以残破,仅有一根保存较完整,高出地面约3米,顶部略残,根部还已被凿进深约30厘米的炮眼。刘凤君教授经过反复观察分析,认为崇山是古代的一处祭台遗址。这些圆形石柱不是风化而成的,也不是从地下自然冒出来的,而是远古人类的大型雕刻艺术,是对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审美创作,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是东夷文化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盛期的作品,也是巨石文化崇拜时期留下的奇迹,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昌乐骨刻文的年代大体接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大型远古石祖林。
这些石祖的雕刻技术非常特殊,没有任何的一点金属工具刀刻斧凿痕迹。所以,长期以来使许多人认为是地下冒出来的,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引起重视。刘教授仔细分析这些石祖的造型和制作工艺,特别是对保存较好的一根石祖详细观察后,他发现石祖的雕刻技术非常古典高远,是远古时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雕刻工艺的代表作。特别是现存较好的一根石祖自上而下突起的输精管和输精管中间自上而下的裂缝线。这种线在其它残石祖上亦有发现 。刘教授认为这应是这批远古石雕艺术最精湛、艺术成就最高的雕刻技术,是人工巧妙凿槽沁木膨胀而成。和同时期蛋壳陶的高超制作工艺一样,同样是一个不解之谜。所以,崇山石祖林是远古人类文化奇迹。
崇山,又名丛山,海拔177米,据旧志载:“隋书原称从角山,金史误以为聚角山。今曰崇山,上有庙,貌巍然。”位于昌乐阿陀东北两公里许,孝妇河以南三公里,相隔古营丘遗址约10公里,西北与孝文化源头之一的王裒院相隔5公里,与西南朝阳山同脉,北与姑母山遥相对望。一条由营丘镇通往潍坊市的公路恰好从它身边通过。
伫立山下,放眼望去,崇山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其说是一座山,还不如称它为一道岭。因它实在没有山的嶙峋峭拔之状,无陡峭之坡,无崎岖之路,更无险峻之峰。愈走近愈觉它是那么平缓、舒展,像少女的身姿,呈现着一种曲线美。
石祖林就位于崇山山顶,在面积大约900平方米的范围内,残存有大大小小石祖近百个,小的两三千公斤,大的有七八千公斤。石祖雕刻十分精细,虽然经过了4000年的风雨侵蚀血管脉络仍清晰可见。
昌乐崇山石祖虽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依旧不失它的历史神奇性,方圆百里前来求子的人们从来都没停止过。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香火特别旺盛,现在山上依然能看到满地一堆堆的纸灰。
引用 clxdexsz 2016-12-19 09:45
崇山文化  源远流长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2-19 14:09
昌乐崇山石祖虽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依旧不失它的历史神奇性,
引用 clxdexsz 2016-12-19 15:13
昌乐县老年大学 发表于 2016-12-19 14:09
昌乐崇山石祖虽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依旧不失它的历史神奇性,

你的多去看看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论(1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