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建党90周年 征文 查看内容

“植树”支书高志叔

2011-12-13 18:1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086| 评论: 0|原作者: 纪慎言

摘要: 老家村里的党支书因为多年来一直号召鼓励并积极带领本村的兄弟爷们植树造林,而且卓有成效,闻名遐迩,所以连村里的姊妹娘们和毛蛋孩子们也跟着一起叫他“植树”支书。而他真正的大名叫郑高志。虽然比我还小四五岁, ...

老家村里的党支书因为多年来一直号召鼓励并积极带领本村的兄弟爷们植树造林,而且卓有成效,闻名遐迩,所以连村里的姊妹娘们和毛蛋孩子们也跟着一起叫他“植树”支书。而他真正的大名叫郑高志。虽然比我还小四五岁,但按村里的辈分我得叫他叔。 

春节前,三弟的儿子结婚,我回了趟老家。这就让我有机会见到了多年没见的高志叔。高志叔个子不高,脸上的皱纹不少,一头短发已经花白,乍看就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小老头儿。我们见面的时候,他正在看热闹的人群里穿梭支应,我叫了他一声:“叔。”他赶紧握着我的手说,就等你来了,快跟你三弟见个面去吧,咱爷俩有空再说话。旁边有人告诉我说,他是这“事儿”上的总管。
  中午的筵席上,我和本村一个高中时的同学坐在了一起,闲拉时我们就说到了高志叔。同学告诉我说,高志“下来了”。我问,是因为年龄问题还是其他别的问题?同学说,在咱农村当干部年龄大小不是问题;是因为有人告他滥批宅基地,破坏树木。我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同学就把他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
  同学说,高志真得算个好人。他从部队复员回来二十几岁就当村干部,光支书就当了20多年。这些年他根据咱们村的实际情况,不上工业没办厂,不投资,不担风险;就是认准了好地种粮、荒地种树。按他的说法就是囤里有粮心里不慌,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树成材了还可以做檩做梁修屋盖房。结果这些年咱们村还真沾了这种树的光,不但种地旱涝保收,人们吃穿不愁,家家盖了新房;而且小树成林大树成荫,村里的生态环境也大变了模样,在咱们十里八村的都有了声望。
  同学接着说,可你别忘了老百姓的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你混好了就有人想着。前几年就是那些早年间和三年困难时期闯关东的人们看到老家的生活好了,不愿意在外面呆着了,就陆陆续续地回来了。高志这个当支书的也高兴啊,所以他就很自然地给那些回来的人家安排盖房子的地界儿,还给他们划分口粮田什么的。那时候村里的地还多,盖房子的地界儿也宽绰,所以村里也没人说什么。

可是后来,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多,要回来找地界儿盖房的也越来越多。过去在城里当干部或者当工人的,后来老了,退休了,儿女们都个人忙个人的了,老两口在城里待着就跟老绝户头不多;所以不少人就想着“叶落归根”回到有祖坟的老家来盖个房子,在这安静的环境里过个自由自在的晚年。这些人不要口粮田,只要有个地方盖个房就行,所以也没什么人说闲话。但是,最近这两年不行了,那些前几年花钱买户口进城的人们,有上班的下岗了,有的做买卖赔了,结果想来想去后悔了,这些人也支着架子想回来。结果,高志不知道是中了哪门子邪,别处没地了,就在村西那片林子里开出了一块地来,让好几家吃“回头草”的人们在那里盖了房。这下子可惹出了民怨,那些前几年没门路没钱买户口进城的人们这回可抓住了“带把儿的烧饼”:怎么着?合着这里外全成你们的了,不行。你当支书的一定是吃请受贿了!结果就告到了镇上,还嚷着要去县上上访。地方上当官的最怕不稳定,结果镇上一研究,说郑高志你年龄也不小了,下来歇歇吧。就这么着,高志就下来了。
  听了同学的一番话,我心里挺不是滋味,觉得一向挺有老主意的高志叔一定还有自己的说法。于是,借敬酒的空我向他求证同学叙述的情况。高志叔基本不喝酒,他抽着我递给他的烟笑笑说:“大侄子,你还不知道你叔的脾气吗?你说,甭管老的小的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乡亲啊!乡亲,明白吗?离了咱们村在外面都是患难与共吃喝不分的人。怎么啦,他们从外面回来了,有困难了,你能不想法帮他们吗?!那些买户口走了又回来的人,你更得帮他们。别忘了有句俗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别看这回我把我领着种的那些树给砍了,我老郑也给撤下来了,可我觉得高兴,因为咱们村现在终于能够让人想着了,而且大家都愿意在这里呆着了。值啊!”
  哦,这就是“植树”支书高志叔这个农村基层党员肚子里的“小小九”。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