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志加强学习 保持晚年良好形象
张孝良同志,男,73岁,现任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退休前任王舍人镇常务副镇长。2001年5月退休以后,他担任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尽职尽责积极开展支部工作,加强政治学习,促进思想素质提高,带领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做贡献,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一、精心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觉悟 近年来,他着力抓好支部建设,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老同志的特点,狠抓老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每月14日思想政治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如全国党代会、人代会工作报告重点解读,总书记对重点工作、重大节日重要讲话,中央每年关于三农工作意见,本单位每年主要领导部署工作重要讲话,离退休干部党员先进事迹材料等,这些内容都由张孝良同志亲自搜寻精选,并从报刊剪辑,粘贴成册,多年积累,已成几个厚本。每次学习前,张孝良同志都提前备课,做重点解读。这十三年期间,他带领支部精心组织了四次大的活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向离休干部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向退休干部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历城区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他并未因自己年纪大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他迅速组织老干部采取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共同讨论等方式,拿起书本,认真地学习群教活动,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细数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群教活动中来。 这些活动都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对照党员义务、先模事迹查摆存在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今后制定制度措施;都坚持了支部书记带头自我批评、带头做好事实事。书记带动支部成员,支部成员带动全体党员,因而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发挥余热做贡献,保持党员良好形象 为使老干部更好地安度晚年,体现自己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积极动员其他老干部,在调解邻里纠纷、宣传党的政策、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他积极为老干部办好事、办实事,凡是老干部要他办的事,不论公事和私事,风雨无阻都去办,做到件件有回音。 根据老干部年龄高,居住分散,有的长期卧床,有的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他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五上门”制度。即对困难者上门问寒问暖;对病残者上门看望;对住院者上门慰问;对家庭关系不协调者上门调解;对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有问题者上门联系。“五上门”制度受到老党员、老干部的欢迎。 在平常工作中发挥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如街道门球场的铁栅栏门碱烂了,需换新门。如果重新制作新的铁门,就要三四百元。为了节约,他带领支部其他同志,找遍本地所有废品站,从中找到了尺寸合适,又比较新鲜的一铁门,只花了七八十块钱,节省三百元。 平时穿着朴素,省吃俭用,却扶危济困,慷慨解囊。在每年的慈心一日捐活动中,按规定张孝良同志需要捐助240元,可他每次都捐款300元。他在抗冰救灾、抗震救灾期间,组织支部为灾民捐款数千元元,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4500元。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为贫困小学购买图书等学习用品,当得知两位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学生交不起学杂费面临辍学时,又带头与支部党员一道共同捐款700多元。 为了培养教育好下一代,他经常为青少年上理想信念课。针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和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他共为青少年作报告20余次,听众达1000人次。他的每次演讲,似春风化雨般启迪着千万颗青少年的心灵,净化着他们的灵魂。 三、情系家乡,尽力为乡亲做实事。
他十分关心社区建设,积极引导老干部老有所为、发挥专长。他带领下的几十名老干部活跃社区,义务当起了志愿者。遇到孤寡老人,给予资助帮助;自己花钱雇人淘井,方便农户为果树喷药;自己花费1000余元雇人修河桥,方便农民过桥运输水果。从当选支部书记开始,老干部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老百姓的难事,就是他的心事,他把责任感化作实际行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情不改、志不移。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