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情操诗书画 净化灵魂真善美
侯 续 冬
诗书画让我度过了艺术人生,特别到了晚年,成天徜徉在诗书画的海洋里,使我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也陶冶了情操。艺术的魅力使我忘却了昔日的阴霾和烦恼。在诗、书、画创作过程中,在不断追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从而使心灵得到了净化。
“松竹梅岁寒三友;诗书画艺苑一家”这是我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用心血撰写的一副对联,作为一位艺术家,要有苍松一样的骨气,翠竹一样的气节,腊梅一样的情操。要像松竹梅一样经得起风霜的考验,挫折面前不低头,困难面前不气馁。这样产生出来的诗书画作品才经得起推敲,经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诗书画是相通的,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所谓诗外功,书外功,画外功,就是诗书画三者互相融会贯通,加上人的修养长期凝结成的一种无形的奇妙的内功。会书法就为工笔画打下了良好的勾线基础,同时绘画又为书法潜藏了优美的墨韵。绘画又为诗词酝酿了诗情画意。诗词又为绘画丰富了韵律。诗中有画吟佳句,画里含诗图妙新。画意诗情如酿酒,诗情有味画图芬。
学作诗、书、画,先学做人,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要有文化修养、专业修养、理论修养、阅历修养、人格修养、姊妹艺术修养等。专业修养指诗、书、画、音乐等;理论修养就是要用专业理论作指导。阅历修养指鉴赏、阅读、游历、生活经历等;人格修养指道德、习惯、性格、气质等;姊妹艺术修养指文学、历史、地理、政治、哲学、音乐、美术等。修养就是内功,它不是短时期形成的,它的提高不能立竿见影。它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逐渐酝酿、积累、储存、培养起来的。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才能完成。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需要千锤百炼方能产生切金断玉的功力。具有一定修养的人,道德、情操就高尚,创造出来的诗、书、画艺术作品就会提高品位,上升档次。诗书画的高下反映人格的高下.反过来,高品位的诗、书、画艺术作品,能使人心情愉悦,受到了艺术的熏陶。诗书画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的心智审美活动,所创造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财富。它的意义在于抒情言志,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净化心灵,服务社会,惠泽子孙。同时也促进了修养。从而不断完善品德人格,不断提高诗书画格.下面举例说明:
一是,诗词从回忆历史的作品中,见证历史,回顾人生,记录亲历的历史变迁。我在《春潮集》诗词集“风雨历程”栏目中写了44首反映抗日、长征和文革的诗词;在“时代脉搏”栏目中写了48首诗词赞颂社会进步,时代的发展;在“诗书画韵”栏目中写了49首诗词记录了老年多彩的生活;在“亲情友谊”、“金秋晴韵”两个栏目中写了104首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在“感悟人生”栏目中写了75首诗词倾述自己的命运沉浮和人生体验。从诗词里深藏着感情的历练,坎坷曲折的经历,世情冷暖等都给艺术增添了养分。在丰富阅历的基础上升华情感。给自己留下一份记忆,给社会留下一笔财富。
二是,书画要关注现实,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奏响时代的主旋律。为歌颂领袖,我创作了国画“三代伟人惊世界;八旬宏业振神州”;为赞美锦绣江山,我创作了油画“佛山景色”;为描绘壮丽山河,我创作了水粉画“泰山日出”,国画“松涛飞瀑青山秀”、“雪韵”、“飞瀑”等。从幅幅画里读到作者灵犀之间触感到他思想的跳跃,他灵魂的飞奔,让画面流淌出思想的声音。书法我书写自撰的楹联:“神州六号飞天惊四海;华夏三峡发电耀五洲”、“黄帝陵前祭祀思先祖;轩辕庙内祈祷盼统一”等。从书法条幅里妍美灵动,俊逸润动的墨韵里透析出作者的追求和理想。奉献出积极向上,热忱爱国,健康美好的精神产品,为两个文明添砖加瓦。
三是,以散文的形式反映五彩缤纷的老年生活,我撰写了《老年大学使我梦想成真》,体现了老年襟怀,情趣和志向,记述了退休后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记录追寻第二青春的心路历程,讴歌时代,赞美夕阳,启迪心智,自娱自乐,孤芳自赏,从而产生成就感,精神更充实,追求更执著。
诗、书、画是心灵的艺术,它的主观色彩比较浓。诗书画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在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真是对艺术的最起码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真是艺术的生命,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相结和。一切艺术都意贵超然性贵真,真则精金美玉。求真、求善、求美,是一切艺术追求的终点。美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规律就是追求美、反映美的规律,这是永恒的。善是人的美德,一切艺术作品都扬善抑恶。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我国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在谈艺术与人生时说:“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诗书画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坚守清醇,追求真善美。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玩世不恭,不受世俗的污染而丧失朴素纯真。历尽人生磨难和挫折,仍能奋勇前进。饱经世态炎凉,仍能对朋友献出真诚和爱心。在物欲横流,金钱唯一的时代,面对崇尚功利,光怪陆离的社会,坚守清纯就能守住一方属于自己的晴空,拥有了恬淡闲适的精神家园,从而净化纯洁了文化艺术的神圣殿堂。一切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把生活中真善美的事物,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纳入作品中去,加以弘扬。把生活中假丑恶的现象加以鞑伐和抛弃。把超前意识和作者的理想与向往融合进去,将一份使命感与责任感,凝结于胸,将激情与灵感汇于笔端,就成为艺术作品。在这创作过程中,思想受到了洗涤,心灵得到了净化。
欣赏名人的诗、书、画作品,能得到审美的愉悦,受到艺术的熏陶。从李白清水芙蓉醇美的诗里,抒发了浪漫主义的豪放。从杜甫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的诗里,展示了现实主义的理想;在《兰亭序》里享受到了笔墨功深、气韵生动、翰墨飘香。张旭的狂草体味到舞蹈意境的神采飞扬;在《清明上河图》中,找到中国鼎盛时期历史的辉煌。徐悲鸿的骏马使我们感受到了拼博、前进、飞奔的时尚。
综上所述,诗、书、画等一切艺术作品,都追求真善美,陶冶情操,熏陶性情,净化心灵志趣,升华精神境界,崇尚追求理想。诗书画是心灵的对话与释放,诗书画是情感的寄托与傾诉,诗书画既是艺术情感的雕琢,让精神境界高雅起来,道德情操高尚起来,追求艺术人生,诗书画是时代的反映和缩影。它给人们以启迪和思考,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它是推动和谐社会的催化剂,是促进人类进步的润华油。
2007年7月6日于即墨养心斋
作者:侯续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