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学与课堂辅导结合老人叫好 “老师,我这个群聊里为什么是空的?”“老师,我的微信更新了,会不会占内存?”“更换昵称怎么操作?”……11月24日上午,记者在北京市奥运村街道科学院社区文化服务站的多功能教室里看到,老人们争先恐后地向授课教师萧老师请教。萧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一一解答每个老人的问题。 “这里是奥运村街道‘幸福养老大课堂’一个教学基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课堂辅导部分,讲解智能手机的运用;下午将进行网络书法课。我们的网络授课是专门邀请国家级书法大家录制的,非常受老年人欢迎。”教学基地负责人余欢告诉记者。 今年72岁的顾玉兰是这里的老学员了,她告诉记者:“这种面授课程比较灵活,自主性也很大,碰见感兴趣的课我就来上,有事的时候也可以不来。视频教学很随意,都是提前录好的,如果有没赶上或者没学会的课,老师会重新放给大家。总之,在这里,我们每个老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也能和更多的老年人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多好啊!” 培育社区教育品牌 目前,奥运村街道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的8.91%,如何开展老年教育,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街道办事处解决民生、发展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2010年,奥运村街道与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合作,引进老年远程教育课程——“幸福养老大课堂”,以视频教学和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向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全面丰富、实用有效、方便快捷的教育服务。现在,奥运村街道的街道级社区教学点有3处、社区级教学点有27处,开设了养生、国学、书法、绘画、摄影等多门课程。 “奥运村的‘养老大课堂’就是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探索,我们坚持‘社区牵头、自愿参加、合作机制’的原则。整个课堂是纯公益性,且没有门槛,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余欢说,来此教课的老师也都是公益人士和志愿者。有时候,还会根据志愿者的特长,临时开设一些班,如曾开过瑜伽班、旅外口语班、电脑加强班等。 从单纯的老年教育到教育养老 记者了解到,现在除了课堂辅导和视频教学,学员们还参加了各种团体。如在奥运村街道成立的“奥之光”五环艺术团(老年时装队、舞蹈队、合唱团、管乐队、诗书画协会)中就有不少老年学员,她们在社区文化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在“追梦奥运村”书画摄影展中,每年展出的近300幅书画摄影作品,大多来源于“幸福养老大课堂”的学员…… “将社区老年课堂教育和地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相结合,这种模式如今不仅仅是单纯的老年教育,我们想达到一种‘教育养老’的效果。”余欢坦言,如果老年人能通过“课堂”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服务社会,影响别人,以积极的态度养老,我们“教育养老”目的就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