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山同志1932年1月出生,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5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5月从曲阜市纪委书记岗位上离休,离休后主要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多年来,他充分发挥“五老”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断拓展工作内容和领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在邱明山的影响和带动下,曲阜市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古诗文诵读成为曲阜市关爱青少年的“特色之牌”。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多次在曲阜召开。传统文化教育的典型经验被中央、省市多家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邱明山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以及上级关工委、老干部局的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自觉加强学习,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政策,努力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全局意识,提高理论素养。他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批示,学习先进单位、个人的经验做法,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对青少年工作的影响,掌握新时期青少年的特点,为做好关爱青少年工作、助力曲阜发展奠定了建设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发挥组织工作优势,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关工委网络。邱明山多年从事组织工作,他深知干部队伍建设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血脉与源泉,是打开局面、奠定基础的首要工作。他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五老”优势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意见》,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实施细则中。在他的推动下,明确了27个关工委成员单位,划定了职责任务;在镇街、市直部门成立了 28个基层关工委,并在村居(社区)、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建立了关爱协会(小组)。在他的协调、指导下,还成立了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法制教育宣讲团、家庭教育指导团、科普教育指导团、才艺辅导团五个专业五老关爱团队。各镇街及村居(社区)相应成立了基层关爱工作团,汇聚广大有专业特长的“五老”人员达到7300余人,成为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力军。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长成才。他充分发挥离休干部的政治、威望、经验优势,在青少年中开展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组织开展了“曲阜党史小故事进校园活动”,指导编印了1000余册《红色记忆—曲阜党史小故事》和《红色记忆—曲阜市革命遗址概览》,并向全市广大学校和少年儿童进行了赠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5000余人次。亲自协调市民政局,投资7万余元,为东焦沟革命烈士纪念碑修建了院墙、道路。与离休干部赵明勤一起,协调资金50余万元,在石门山镇黄沟村建立了“曲阜市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纪念碑,2011年6月,促成了曲阜市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旧址纪念碑的建立。每年清明节,都组织少年儿童开展 “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活动。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孝亲敬老 感恩明礼”系列活动,近2000名少年儿童积极参与。 邱明山还强力推进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使经典古诗词在广大中小学生心中植根。活动开展以来,吸引了全市120所中小学校、近10万名学生参与。2011年,在他的策划与指导下,曲阜市精心编排的中华经典诗文节目《中华文明》,代表山东省赴京参加了中关工委“阳光雨露育新苗”大型文艺晚会,展示了孔子故里少年儿童的高超才艺与良好风采。 协调多方优质资源,为青少年、老干部工作排忧解难、保驾护航。“从事关工委工作,就是要多办好事实事,为青少年排忧解难。”是邱明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多方筹措资金,以实际行动帮扶少年儿童、老年人群体。协调爱心企业,成立了弘毅爱心基金,两年来共向197名孤儿、亚孤儿和困难家庭儿童累计捐赠资金(物品)20余万元。协调山东华威集保安公司,连续3年为42所学校捐赠鸡蛋2154箱。协调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设立了“曲阜农信”关心下一代助学金,向140名学生发放了共计3万元的奖学金。连续多年参与“金秋献爱心·助圆大学梦”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春节等节日,以赠送爱心助学金、爱心书籍、学习用品等不同形式看望少年儿童,资助金额达6万余元。他还创造性地提出运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10余场“如何培育优秀子女”大型专家报告会,邀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前来授课。他还关心老干部工作。组织部分担任过县处级实职的老干部积极奔走呼吁,争取上级支持资金400多万元,动员企业、个人捐赠资金210万元,建成了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