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高密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4-11-20 15:39|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724| 评论: 16|原作者: 陆林

摘要: 高密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4年10月11日上午,在我市第五届红高粱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魏强宣读了关于授予高密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决定,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将“ ...

                               高密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4年10月11日上午,在我市第五届红高粱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魏强宣读了关于授予高密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决定,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将“中国长寿之乡”牌授予我市。在此之前,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专家认证委员会于2014年8月31日至9月3日,组织专家对我市申报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进行了认证。认证委员会专家认真审阅了我市申报的认证材料和中介机构美兰德信息公司的核查报告,考察了我市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老龄事业以及百岁老人的生活状况,听取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观看了长寿专题录像片,并咨询了相关部门。论证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市具备了创建长寿之乡的条件,15项认证标准全部达标,顺利通过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专家认证。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8:58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1
授牌仪式!!!!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1
百岁老人!!!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2
  主要指标
  一、必达指标:
  1、长寿代表性方面。根据2013年底的调查统计,全市有存活实足百岁老人106人,占当年全市户籍总人口878667人的12.06/10万,超过了区域内存活实足百岁及以上老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10/10万的规定标准,且长寿区域广、分布均衡。
  2、长寿整体性方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高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7.90岁,超过76.8岁的规定标准。
  3、人口长寿比例方面。2013年全市80岁及以上老人有26325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8930人的15.58%,超过14%的规定标准。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2
二、考核指标: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386元。
  2、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136元。
  3、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到46.9%,拥有“四大物流园区”、“六大专业市场”、38家金融机构,得益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优厚的自然环境,市场繁荣,物价水平中等,恩格尔系数为0.357。
  4、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适中。通过严格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不同岗位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为0.348。
  5、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最大限度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013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年。
  6、高龄补贴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600元长寿补贴金,90至99周岁的老人高龄补贴金2013年每人每月60元,2014年增加到100元。每年一次免费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
  7、多渠道投入、多层次办院的社会化养老体系初步形成,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7个,床位数4039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3.9张。
  8、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拥有卫生医疗机构22处,卫生技术人员6492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7.4人。
  9、高度重视生态城市建设。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6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2.8平方米,其中,密水林场林木覆盖率达到77%,素有“天然氧吧”、“天然湿地”之美誉,是国家级园林城市。
  10、以“碧水蓝天”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已达GB/3095-1996二级标准。
  11、三座污水处理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8万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5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日处理生活垃圾700吨;自来水进入了全市乡村的每家每户,饮用水全部达到了国家GB/T5749-2006标准。
  12、成立了高密市老年学学会,老龄事业健康发展。老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了有组织、有制度、有办公室、有文体活动设施、有老年服务组织的“五有”目标,多次被评为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各涉老机构常年组织开展系列知识讲座,学术交流,科学研讨,象棋、钓鱼、门球、书画比赛,茂腔及各类文体健身演出等活动。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2
专家视角
  □赵宝华(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高密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老龄工作和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工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申报材料,基础工作扎实。高密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有林、有湖、有河、有平原、有丘陵、有湿地、碧水蓝天,是一个可以看繁星、听鸟鸣、吃五谷的地方。丰富的历史积淀,使高密人才辈出,有活到95岁的晏婴、有汉代多次辞官的经学家郑玄、有清代大学士刘墉,有当代文学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高密悠久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孕育了高密人优良的生活方式,彰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是高密人口长寿的重要支撑。高密市以民生为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改善民生为中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很有成果。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3
□黎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会长):高密在城市规划方面显示出了大智慧,“北工、南文、中商、东新、西农”城市五大板块发展新框架日渐完善,“四区”规划为城市发展和产业聚集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城市道路四通八达,绿化环境系统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条件。高密的两大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重视对人的潜能开发,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提高企业文化内涵,增强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为老人健康长寿搭建了平台。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3
□戴建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北京市社会学会副会长):高密市委、市政府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建设了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将全市1800多名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建设了污水处理工程,使全市的农民不再受氟水之害。这一系列惠民的举措,饱含社情民意、凸显人文关怀,彰显出高密市委、市政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高密是齐鲁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地方,养育了莫言这样世界级大家,同时也养育了这么多长寿老人,这两者有着相同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建议高密在宣传莫言的同时,从莫言作品中寻找人道主义思想,包括他对孝文化的阐述。希望今后的老年工作应重点突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孝文化给予更多的奖励和支持,将社会志愿者工作和老年工作结合起来,让志愿者定期与老年人互动,帮助老年人解决一般的生活难题,做好老年工作,也是做好每个人的未来。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3
何丽(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通过这次高密之行,感触良多、受益匪浅。长寿跟遗传、环境、文化、饮食、性格都有关系,高密人杰地灵,长寿文化源远流长,为健康长寿奠定了人文基础,古语“要想看好孩,一溜胶河沿”的民间谚语是高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高密非常讲究孝文化,“三贤”为代表的高密名人的为官之道、做人原则,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心情和人格,这些促使着高密能出很多的长寿老人。长寿有一个口诀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好心态”,高密的长寿老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粗茶淡饭,饮食有节,他们既养生有道,又注重德行,深得修身养生之真谛。另外,高密市领导关心老年工作,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完善了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这些都保障了老人的健康长寿。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3
陶立群(中国老年学学会学术部主任、研究员):来到高密两天的时间里,高密的很多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感受到高密是一个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良好、社会和谐的好地方。高密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人文环境和谐;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完善,经济发展惠及民生;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红高粱文化旅游提高了高密的知名度。高密市委市政府重视民生,投入3个亿建设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将老人集中供养。六大主题公园、28处街头游园,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博物馆、文化馆、规划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场馆的建设、9.6万亩的密水林区、建设的三大污水处理厂、对百岁老人的补贴等都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重视。希望高密加强对长寿文化的研究、宣传、规划,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基础上实现全社会整体健康长寿,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3
刘继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我用五个词表达我的感受。第一个是感谢,感谢老年学学会给我提供了这么好学习的机会。第二个是陶醉,高密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高密的文化深厚、多样,对高密的传统文化、齐商文化、尊贤好学文化感触颇深。第三个是方向,西方国家健康长寿都有一个规律,就是老人的长寿是由个体向群体化转变,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目前我们还是处在个体性、自然性长寿阶段,政府的福祉、制度的安排对长寿的贡献还比较低,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使长寿老人由自然向福祉性的转变。第四个是希望,来高密后深切的感受到莫言作为高密文化符号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应该讲莫言文学中的传统文化发扬出来。老年人问题是我们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切入点,老年人的问题涉及到家庭的方方面面,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居家养老而不是机构养老,应该建立家庭处理制度。第五个是信心。高密看了以后,信心倍增,感觉高密走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4
徐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谈几点自己的感受,对改革开放以来,高密市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吃惊,对高密市的广大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感到高兴,对高密历届领导班子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和谐指导方针感到敬佩。我们在对百岁老人的入户调查中发现,高密市对百岁老人及百岁老人生活状况实事求是的统计,反映了高密市委市政府过硬的作风。我们在看到高密市老人长寿同时,又要看到老龄工作带给我们的挑战,重点关注生活不能自理、半自理的老人及失独老人,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工作,加快养老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注意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要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加强老年长寿研究,同时借鉴上海、浙江、北京等省(市)在老年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对高密市的老年工作做一些规划。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4
□淳厚的传统文化
  延绵千年的长寿基因。我市自古就是长寿之地。早在5000多年前,氏族部落在这里勤劳耕作、繁衍生息,成为龙山文化、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古先人在进化中优胜劣汰,优异体质、长寿基因代代延续,扎下了高密人长寿的根基。本地人口数量除因战争、饥荒等略有波动外,总体上平稳增长。明洪武年间户口记载,时9.4万人,至清嘉庆初年,已21.7万人,至今繁衍到89.8万人。现存的《高密县志》中“耆旧、人瑞”一节,载有长寿老人姓名,其中有据可考的耆寿老人就有55人,五世同堂的百岁老人27人。历经千年培育检验的长寿基因成为不可复制的长寿“密码”。
  孝亲敬老的文化传承。“三贤故里,孝义长传”。深厚的儒学文化积淀和根深蒂固的仁德思想,特别是以“三贤”为代表的高密名人的为官之道、做人原则、思想理念,熏陶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以“民艺四宝”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其本质既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又具有教育人们积德行善、敬老孝老的深刻内涵,使“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成为共识,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爱老为美、孝老为荣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在我市,家庭和睦、孝敬老人至今仍是评价家庭的重要标准,“文明户”、“好媳妇”、“五好家庭”等的
评选,首要一条就是“孝”,子孝家和人长寿成为生活常态。醴泉街道北大王庄102岁的董志敏老人,家庭和睦,儿子儿媳都很孝顺,老人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经常和街坊邻居下象棋。
  清淡合理的饮食习惯。我市素有胶东半岛“粮仓”、“棉仓”之称,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土豆、韭菜、芋头和潍河苹果、五龙河百合、大栏蜜桃、阚家葡萄、柴沟板栗、黑木耳、杏鲍菇等,多具有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我市很多老人以大白菜、萝卜、玉米粥、小米稀饭、小豆腐为最爱,有生吃大葱、大蒜、大姜的习惯。密水街道初家村社区103岁的李李氏,从不挑食,每天餐桌上的食物都很丰富,不过她最喜欢吃粗粮,诸如小豆腐、小米饭、玉米饼子、槐花饭等,这种饮食习惯,也许就是她长命百岁的原因之一。同时,我市临近黄海、渤海,水产品资源丰富,人们喜欢吃的各种海洋鱼类、贝类、海带等,富含蛋白质、磷、铜、镁、钾、铁等元素,所含的DHA有促进大脑发育、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功效。如今,生活富足、追求生活品质的市民,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绿色食品、五谷杂粮、鱼肉蛋奶、瓜果蔬菜合理搭配,吃出美丽、吃的健康,已成了人们健康养生的新潮流。
  乐观勤劳的生活状态。对我市高龄人群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既养生有道,又注重德行,深得修身养生之真谛。心态平和、与人为善,绝大多数老人心胸豁达,乐观随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对待人间是非,能够放得下、想得开,性格直爽,与家庭和邻里关系融洽,因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故寝能安席、食能甘味,达到“仁者寿”的境界。我市大部分百岁老人都比较勤劳,闲不住、爱劳动,喜欢早睡早起,注重散步、锻炼等活动,普遍有睡午觉的习惯,且多年坚持、很有规律,身体免疫力强;有些百岁老人生性勤劳,帮儿女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持了良好的心态。柴沟镇梁东村101岁的刘苏氏经常干一些家务活,与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已48年,家庭温馨和睦,幸福美满。
引用 陆林 2014-11-13 09:05
□和谐的生态环境。
  温润宜人的自然生态。我市具有长寿地区普遍具备的地质背景、土壤基础、水脉水质和气候条件,四者有机配合构成了立体的长寿空间。我市地磁高达0.48高斯,接近地球一般地区地磁的2倍,地磁波震动促进了地质中微量元素通过水质进入人体,实现“磁疗”效果。土壤化学指标中的有效硒、锌、钼、碘、硼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优质土壤通过影响植物间接养育人体,为健康奠定了基础。主要水源胶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PH值呈弱碱性,硬度适中、养分充足、充满活性,无毒、无菌、无污染物、无有害物质,被群众称之为“长寿水”。我市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适宜老年人休养。
  靓丽多姿的城市容颜。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建设生态强市为目标,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同时突出“大绿量、花园式、生态化”的绿化特色,大力构筑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林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3%。我市积极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先后改造建设了南湖植物园、文体公园、凤凰公园、胶河湿地公园、小康河公园、北胶新河公园等六个分别容纳万人以上的大型主题公园,在城区建设了28处街头绿地广场。我市持续加大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力度,有序推进“三八六”环保行动、水域综合治理和城乡环卫
一体化,全市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优质饮用水城乡群众共享。全市建起了三座污水处理厂,建设了5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胶河、小辛河、小康河、北胶新河等主要河流全面规划分段改造任务已基本完成,PM2.5指标良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全年达到180天以上。  □雄厚的经济基础。
  持续提升的县域经济。长寿既是人的个体行为,又与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建市二十年来,我市传统产业实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突破,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活力增显,城乡面貌、产业水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综合实力大幅攀升。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1.3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8.4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386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3136元,经济实力的壮大、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发展民生事业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进步注入了持续动力。2013年,全市用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类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2.1%。其中在关心保障老年权益、增进老年人福祉等方面投入大幅增长,贫困老年人100%纳入城乡低保,全市60岁以上老人,分段每月享受75元—600元不等的基础养老金、高龄生活津贴和长寿补贴金,雄厚的物质条件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健康长寿成为自然常态。
  日臻完善的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完善了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拥有22家卫生医疗机构、6492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4人。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7个,床位数4039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3.9张,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3%以上,其中总投资3亿元的市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计床位2021个,建成后可实现全市五保老人集中、统一供养。我市的老年科协、老年大学、老年学学会等涉老机构常年组织开展系列知识讲座,组织象棋、钓鱼、门球、书画比赛等各类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86处农村社区和80处城市社区普遍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门球场、健身广场等老年人活动场所,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


引用 yuzhicheng 2014-11-13 11:12
祝全市人民健康长寿。
引用 姜玉亭 2014-11-18 21:31
我们要为高密长寿之乡添砖加瓦!我们生活在长寿环境里要倍加珍惜!

查看全部评论(16)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