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泞崎岖的山路上,他一步一喘走进山村向群众宣讲中央农业政策;大雪纷飞中,他背着自己出钱购买的党的十八大学习资料送到基层党员、干部手中;烈日烘烤下,他把自己购买的《反分裂国家法》单行本送给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他就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离休干部、89岁高龄的共产党员赵鹤阳。 一、终生践行入党誓言,当好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员 自 他到维西县后,51年如一日,特别是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近30年,始终牢记和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忘入党誓言,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本色。为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了帮助农村困难党员、贫困群众和贫困学生,他几十年如一日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生活简朴,从不乱花一分钱,一生没有为自己盖过一间房,也没有资助过子女一分购房款,而是将自己有限的工资收入几乎是百分之百地奉献给社会,奉献给群众。他常年坚持为基层干部群众送书送报,用自己扎扎实实的行动,把党的温暖和声音传达到群众之中。多年来订赠各种理论、科技、文化书籍,报刊4万多册(份)、杂志30余种。 二、情系困难山区群众,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指导员 他珍惜每天的时光,总是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誓言”与时间赛跑,体现人生的生命价值。每天都有完整的作息安排,观看新闻联播、云南新闻、迪庆新闻、维西新闻,翻阅每天的党报、党刊,自学农业科技知识,用于指导“三农”工作,指导群众科技生产,坚持每星期深入农村四至五次,成了一位“没有职”但“在岗”的农村工作者。 他心里总是装着群众的冷暖与发展。在离县城 三、心怀大爱扎根基层,当好人民的贴心公仆 他资助农村困难群众、贫困党员、孤寡老人、灾区群众、贫困中小学生、大学生,累计捐款、捐物达数十万元。在他的书房,人们发现了350多张邮政汇款回执,有20元、60元、80元、300元、4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不等数额。后来人们才知道,他从1974年开始,就赡养着一对与自己无亲无故远方的农村孤寡老人。30多年来,他已经给他们邮寄了近30万元赡养费(赡养的两位老人现还有一人健在,97岁)。丽江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8·03鲁甸地震、国家举办奥运会、世妇会、1998年抗洪救灾、1999年昆明世博会、2009年云南抗旱救灾.....他义无反顾,捐款近5万元。离休干部医疗费用实报实销,除非病重,他从不上医院开药打针,小伤小病由儿女到药店里买药解决。每年底,他收到医药费节约奖励资金后,又全部捐给了困难农村学生和群众。他捐出的资金在别人看起来也许不是很多,他的行为在别人看起来也许微不足道,但他献出的却是能力所及的全部。他这些行为不是一时的作秀,而是伴随了他一生,成为了他终身的事业。 51个春秋,他为边疆基层群众送去的是一粒粒金色的种子,在维西这片热土上倾注了他的深情厚爱; 51个春秋,他用平凡而高尚的行为,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51个春秋,他默默为基层群众做着一件件实事和好事,赢得了干部群众的敬重和信赖,为党员这个光辉的名字打造了耀眼的光环;51个春秋,他用始终如一的行动响亮回答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理想与价值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