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青岛市关工委主任徐长聚全面调研基层工作

2014-11-6 15:32| 发布者: 青岛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3649| 评论: 0

摘要: 青岛市关工委主任徐长聚全面调研基层工作为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关工委工作部署要求和全省中小学厨房建设现场会精神,10月下旬,青岛市关工委主任徐长聚、分管副主任孔心田、于风华等到市南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 ...

青岛市关工委主任徐长聚全面调研基层工作

 

为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关工委工作部署要求和全省中小学厨房建设现场会精神,10月下旬,青岛市关工委主任徐长聚、分管副主任孔心田、于风华等到市南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平度市等区市进行了调研,听取汇报并实地察看工作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今年以来青岛市各区市关工委重点围绕基层组织建设、“两史”教育、“四点半学校”、普法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富有创新性、特色鲜明的活动。

市南区的特点是中小学校厨房建设和学生营养餐达标工作、“两史”教育、四点半学校等比较突出。所属八大湖街道高邮湖路社区地处市中心,是市南区最大的街道,关工委基层组织做到了全覆盖,并形成了街道、社区、楼院三级网络,并达到了“六有”标准,依托街道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从管区内选拔出150多名“五老”骨干,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全面加强对管区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工作。为“五老”安排工作时做到量身定作,尽量做到就近就地、量力而行,尽展其才、尽得其乐,开展了“访千家万户,吸居民心声”活动,深入学校、家庭,与教师交流、与家长谈心、与孩子面对面畅谈,为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一手资料。今年以来共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两史”教育活动120多次,举办社区报告会、座谈会30多次。徐长聚主任实地考察了高邮湖路社区公益性“爱心托管中心”(四点半学校)以及青少年科普教育馆,由退休老干部、老军人、老党员、在校大学生和学校教师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放学后的小学生进行功课辅导,同时开展制作、道德课堂、智力游戏等,托管班设立两年来,受益学生及家长1000多人,不仅是孩子们等待家长的栖身之所,更是他们继续学习、快乐生活的“第二学校”,成为全区的模范便民服务项目

即墨市的特点是“三项活动”、关爱帮扶、“四点半学校”和生态环保教育等工作比较突出。深化“三项活动”,开展了“诗教进校园”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不但能诵读经典诗文,还能学会创作古诗文,目前“诗教进校园”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中普遍开展,全市有120处中小学成立了诗社,开办了诗词课程,已创作出古诗近5000首,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连续四年举办全市“少儿春晚”,成为关工委工作品牌;连续十多年开展捐资助学,形成了救助网络,设立贫困生“助学奖学”、“希望之星”基金,近五年来已筹措资金9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700余人,为170多所学校和幼儿园更换课桌凳16000余套,为多所学校配备了微机室、语音室、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还开展了救助特殊病患儿童活动,“送光明行动”矫治200多名弱视和斜视患儿;在全市基层关工委中提出了设立“四点半学校”的要求,目前已设立“四点半学校”的村庄和社区达560余所,32000多名中小学生能经常进入“四点半学校”学习,占学生总数23%,在“四点半学校”进行义务辅导的“五老”人员达到1200余人,不但辅导孩子们文化课的学习,还组织他们开展了书法、绘画、艺体、手工制作、社会实践等活动,有条件的社区还开设了电脑、器乐和艺体培训等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突出加强青少年环保和生态教育,关工委先后编印了心系环保》、《生态文明》两本书,免费发放给各基层关工委和学校,提高了青少年的环保和生态意识。

城阳区的特点是基层组织建设、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设和捐资助学等工作比较突出。五年前即全区230个社区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并做到了“四纳入”,三年前全部设立“四点半学校”,去年以来,紧紧抓住区委、区政府加强社区中心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时机,要求基层关工委充分依托“国学公园”、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百姓乐园和各个社区的老少活动中心,继续加强“四点半学校”建设,寓教寓乐,吸引孩子到学校学习、娱乐,切实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帮扶困难群体青少年,又是城阳区关工委一大工作亮点,区关工委连续十年对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进行每年1000元、连续7年的资助,直到大学毕业,资助金额已达120余万元。使1960多名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70多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想。近年来开展的“中小学生八个好习惯”、 “美德储蓄,收获快乐”等活动,成为养成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

崂山区的特点是“两史”教育、学校厨房建设及营养餐、“四点半学校”等比较突出。在学校厨房建设方面成立了教体局、街道教育中心、学校在互助监管体系和网格化责任区,在全区推行了“电子营养师”工作,成为学生餐的亮点工作;将“两史”教育融入学校课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的“四个一”爱党爱国教育活动影响很好;以新型社区为主阵地,设立“放学了,来吧”等“四点半学校”平台,有效地解决了青少年放学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丰富和拓宽了“四点半学校”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驻区的老教授为孩子们补习功课,开展娱乐活动。

平度市的特点是“五老”作用发挥、基层组织建设和“两史”教育比较突出。他们依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三种力量”及镇、村、企业关工委“三个基础”,不断建立拓宽关工委组织覆盖面。今年新增基层关工委组织132个,其中村级96个、市直部门24个、企业12个,目前共建立基层关工委组织1098个,村级959个,市直部门77个,企业32个;着力抓好“两史”教育,一是充分发挥“五老”育人优势,开展了“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五老”报告团成员张升善今年80多岁了,每年坚持为青少年做党史报告10多场次各基层关工委“五老”利用重大节日做革命传统、理想信念、理想道德等报告210多场次。连续四年开展了“京剧国粹进校园”活动,受益学生达8余万人次。二是发挥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平度革命遗址多、烈士故居多、战争遗迹多,每逢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举行入团、入队仪式,增强青少年国史、党史知识和感恩社会的思想意识。 

徐长聚等领导对所调研的区市关工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根据工作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他未实地调研的区市也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了深入了解,要求挖掘并推广相关经验,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市基层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

                        (青岛市关工委办公室  王秀芳)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