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 老干部工作 双先表彰会

分享
                  

【先进个人】余热献给党 一心育新苗 ——山西省临汾市离休干部张挺

2014-11-4 09:4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920| 评论: 0

分享到:

    我叫张挺,今年89岁,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2月从黑龙江省退休回原籍临汾市安置,1987年6月改为离休。

    多年来,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关怀下,把培养教育青少年,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今天有机会参加全国老干部双先表彰会,和各地的同志们一起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我把自己这些年来关心教育青少年的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启迪革命后代  何惧千辛万苦

    我这一生,可以说和青少年结下了不解之缘。50年代末,在黑龙江工作时,就主动担任过几个学校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成了青少年的知心朋友。1965年初,办理了退休手续。在这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我反复思索自己参加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革命事业要靠多少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功,这就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人退休了,但丢不开教育青少年的工作。因此,回到临汾市的第二天,我就找到教育局长,主动要求担任了全市中小学校外辅导员。

    从此以后,我就经常到各个学校,给青少年做辅导报告,讲革命故事,带领青少年学雷锋,做好事。26年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挫折,我都满怀信心,始终不渝,坚定地从事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十年内乱时期,我因坚持给青少年做辅导,和造反派顶着干,被扣上“培养修正主义黑苗子”的罪名关进牢房,囚禁了整整50天。和我关在一起的是一个15岁的孩子乔根锁。他因被诬陷杀人而入狱,入狱时,他哭着对我说:“张爷爷,我冤枉啊!”他几天不吃不喝,还想寻短见。我了解他的情况后,就天天给他讲革命故事,使他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后来,他被无罪释放,参了军,入了党,成了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我出狱回到家里,亲朋好友都劝我不要再干这吃苦受累的事了。我对大伙说:“大家的好意我领了。但夜再黑,总有个明,风再大,也有个停。教育孩子是党的千秋大业,不管有多少风险,多大困难,咱也要坚持干到底!”第二天,我又背上老伴准备的干粮和咸菜,骑上那辆旧自行车,到农村各学校去巡回辅导了。

    在多年从事青少年校外辅导工作中,我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在辅导内容上,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法制教育;在辅导形式上,结合古今中外名人成长道路和国际、国内形势,联系自身实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风趣幽默的故事,通过集中辅导,个别谈心、赠诗留言等多种方式,对青少年诱导启发,潜移默化,因人因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刘村中学的女学生王彩萍,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在“文革”中倍受歧视,连团也入不了,她心中十分苦恼。我在辅导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把她找来亲切谈心,并在赠给她的笔记本上题了这么一首诗:“革命道路多曲折,努力攀登有前程。满怀信心看未来,坚持真理向前进。”以后还多次和她通信,她也经常进城来看我。她感到了世间的真情,鼓起了生活的勇气,经过刻苦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并且担任了临汾市六中的副校长。

    前几年,一股“读书无用论”的歪风在农村蔓延,仅平垣乡就有120多名中小学生扔下笔杆子,拿起秤杆子,放下书本子,举起羊鞭子。我听到这一情况,心中十分着急,坐了五六十里路的汽车赶去,在乡党委的支持下,我把这些孩子召集起来,给他们讲了本市贾得乡农村青年王安家刻苦学习,成为博士研究生的事迹,讲建设山区需要众多有文化的专业人才的道理,终于使这些缀学学生又回到了课堂。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已升入了高一级学校,其余的也在乡镇企业等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挽救失足青少年,将他们教育改造成为新人,这也是我始终十分关。LYJ-件大事。我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到临汾市省第三监狱给青年犯人做几次报告,宣讲党的政策,讲青年人应该树立的正确人生观,讲他们的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此启发他们的良知,唤起他们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信心。一个因抢劫、盗窃,被大同市人民法院判刑20年的罪犯,入狱后思想悲观,认为前途无望,经过认罪教育和听了我做的报告,触动很大,从而振作精神,认真改造,现在已担任了六中队机加工车间电工,成了生产骨干。临汾市金属结构厂一个姓孙的青年,过去曾因盗窃、打架被原工厂开除,并且送去劳教,他把父亲也气死了。我就经常找他谈心,赠送他不少谈青年人生、理想、道德、情操的书籍,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积极工作,勤奋学习,和气待人,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后来他入了党,并被提拔为副厂长。

    我的辅导活动,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临汾市本地。1980年我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回到省里,太原市北城区青少年校外活动站请我去他们那儿作报告,并聘请我担任了名誉站长。十几年来,我一直关心他们站的工作,每次到太原开会,都住在站里,抽时间给北城区十几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做辅导,现已有100多次,还赠送了500多元的书籍报刊。这个站的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全国红领巾读书奖章活动和太原市劳模大会的先进集体。临汾市青少年校外辅导总站成立后,我们两个站建立了密切的工作联系。

    为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对每一份辅导材料都精雕细琢。现在,已经编写了700多份教案,约200万字,还创作了诗歌近3000首。

近几年,我的年龄大了,同志们为了照顾我的身体,劝我减少工作量。但我想,自己作为全市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主任,应该身先士卒,为同志们做出表率。每年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五一七”临汾解放纪念日、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各学校、各单位争相聘请我做革命传统报告,不论哪来请,只要我身体状况允许,从不推辞,有求必应,现在每年还做辅导报告五六十场。一次我感冒了,躺在床上已好几天,“五一七”和六一很快就要到了,我虽然身体还很虚弱,但还是坚持去烈士陵园为孩子们做了辅导。26年来,我先后为山西临汾、太原、大同等地市,北京、石家庄、青岛、延安、大庆、哈尔滨等省(市)的60多个县、1000多个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做革命传统报告3000多场,受教育人数达300万人次。

建立活动阵地  形成辅导网络

    我退休回乡不久,为了活跃青少年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腾出自己的4孔窑洞和两间房子,办起了“青少年之家”。我订阅了报刊40多种,陈列图书3000多册,购置了电视机、收音机和扑克、象棋等。附近的孩子们每天课余饭后就来到这里,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听我讲革命故事,人越来越多,越办越红火。以后我迁居城内,青少年之家也随着进了城。但由于城内住房小,活动受到限制。随着青少年教育工作受到全党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临汾市也涌现出一大批热心于青少年教育事业的老同志,辅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时,我萌发了为全市兴办一座青少年校外辅导园地的想法。

    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和设备,我跑北京,上太原,四处请援,八方求助。在团中央、全国妇联和省、地市各级领导以及厂矿、部队、机关、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筹集了20余万元资金。在修建过程中,从图纸审定,监督施工、装修到设备、图版的布置,我都亲自参加,几个月下来,掉了好几斤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占地429平方米,拥有辅导、游艺、阅览、接待、办公室等设施的临汾市老干部青少年校外辅导总站,终于在1987年10月24日正式落成。之后,不少单位还赞助了电视机、图书、玩具等大批活动器材,我也把自己多年积累收藏的图书、报刊、辅导教案和各种藏品都献了出来,供孩子们学习和娱乐。

现在,我市热心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350名离、退休干部,在市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组织下,以辅导总站为依托,以170所学校为阵地,形成了一个城乡结合、上下沟通、纵横联系的辅导网络,27个辅导分站遍布全市城乡。由我和其他10位老同志组成的教研室,已编写出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又切合青少年思想特点的辅导教材近30万字。辅导总站经常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故事会、辅导讲座、电子游艺、乒乓球赛等,都深受青少年欢迎。三年多来,到这儿活动的青少年已达3万多人次。

采取多种形式  开展教育培训

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辅导领域,在我的倡议下,辅导总站从1988年起创办了青少年书法、美术、音乐班,利用星期日和假期,招收中小学生和社会青年,进行培训。我和四位离休干部,分别担任了班主任和教师,另外还在市内各学校聘请了一些有专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前来任教。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每逢新班开学,我都要向同学们讲清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育大家从小刻苦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本领,将来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人民服务。我还和教师们一起讨论教学计划,研究教学进度,经常听课,抽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由于教师水平高,教学态度认真,学生刻苦努力,加上收费低廉(主要用于外聘教师的讲课费),很快就在社会上打开了局面,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子女纷纷慕名而来。截止目前,各班已先后招收了8批共2236名学生。通过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系统学习,很多青少年已初步掌握了音乐、美术、书法的基础知识,视野得到了开阔。更令人高兴的是:在应邀参加的两次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上,总站推荐参赛的131幅作品全部获奖,其中获金杯奖1个,银杯奖4个,铜杯奖7个,优秀奖22个,佳作奖97个。在临汾地区举办的电子琴比赛中,总站推荐的小选手也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辅导总站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去年荣获了全国“双龙杯”组织奖。看到孩子们学有所成,茁壮成长,我的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们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辅导形式。1989年3月,我联合十几位老同志成立了临汾市老干部说唱队。在动乱和北京发生的**暴乱波及临汾,街头出现学生游行、大字报和传单的情况下,老干部说唱队顶风而上,编排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二六社论就是好”等说唱节目和一些革命故事,行程1000多里,深入城乡60多所学校进行巡回演出。因为我们的演出紧密配合形势,热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声情并茂,形式活泼多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广大师生受到了教育。

保持光荣本色  珍惜党的荣誉

我今年已经89岁了,早已子孙满堂。照理说,象我这个年龄的人,应该在家里坐享天伦之乐了。但我想,教育青少年,不仅要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我努力做到这一点,走到哪里,就把革命的好传统带到哪里。在列车上,帮助列车员拖地板、倒开水;在招待所,帮助服务员端茶送饭;到学校辅导,利用空隙时间,带领师生们清扫环境卫生,栽树种花,美化校园。在生活中,我也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不乱花一分钱,但要把钱花在我所钟爱的青少年教育事业上,却毫不心疼,觉得这才用在了正经地方上。大阳镇的李万才,考上了自费大学,但家中经济困难,我知道后一次就借给他5000元。我家乡南乔小学要修建校园,我捐助了500元。此外,还为各学校赠订报刊,赠送图书仪器,资助贫困学生文具用品。26年来,我共为青少年教育事业献出个人积蓄1万多元。

这些年来,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仅仅是尽了一个老干部、老党员应尽的义务,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在荣誉面前,我告诫自己:作为一个献身革命50多年的老共产党员,一定要永远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时起模范带头作用,永葆革命本色,继续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培养革命后代发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

引用 过来香 2021-4-4 13:53
现在这种 一心为青少年教育事业发挥余热的老干部 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发扬中华美德,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