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甘肃】中国梦呼唤“延安作风”

2014-10-30 15:4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702| 评论: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日翻阅报刊杂志,观看《新闻联播》,不时感觉一股新风扑面而来,特别是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不断落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人觉得极具针对性,十分必要,非常及时。改进党 ...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日翻阅报刊杂志,观看《新闻联播》,不时感觉一股新风扑面而来,特别是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不断落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人觉得极具针对性,十分必要,非常及时。改进党的作风,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根本的指导思想问题,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党的各级组织都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手段。只有深入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学到先进经验;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正确决策,有效地指导工作。但采取怎样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上下级如何配合接待,则是值得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收成乡政府工作,当时县委书记、地委书记下乡调研并没有层层陪同。地委书记杨作林曾几次到过收成乡,每次都是二三个人,一辆车,进村串户,在田间地头和群众交谈,指导工作,大家都感到很亲切。在群众家中喝茶,和乡村干部一起吃煮包谷、洋芋,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在九十年代初,我在县委办公室工作,上面来人接待,在宾馆吃住还交伙食费、住宿费。当时,省委书记李子奇、顾金池曾先后来民勤,在吃饭桌上都没上过烟酒。我担任县委办主任期间,每年的会议、接待费只有3万元左右。

后来,随着“跑项目,跑资金”的工作成了头等大事,对来人接待的规格不断提升了。为上级来人,下面要做具体的《接待指南》,看的点要事先选定,从甲点到乙点需多长时间,车停何位置,介绍啥情况,都要充分准备;来人住哪间房,吃什么菜,用什么烟酒,坐几号桌都要早安排;客人来时,要在大街上洒水,交警沿途值勤,领导到边界上迎接;席间更是赞歌敬舞,热烈非凡。这一整套规范化的操作,很难达到调查研究的真实目的,因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近些年来,改革深化了,开放扩大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也突出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弄虚作假的问题滋生了。由此使我想到了延安时期的一个故事,一九四零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延安马列学院派4名同志到杨家岭接毛泽东主席来作报告。走在来路正碰上了毛主席。毛主席知道他们来接他,便严肃地说: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才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路算不了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作风: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这是多么感人的教诲啊!在当今更需要这样的作风。中国梦呼唤“延安作风”。(作者刘生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gabee 2015-5-12 17:38
改革深化了,开放扩大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也突出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弄虚作假的问题滋生了。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