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 老干部工作 双先表彰会

分享
                  

【先进个人】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育百万人——记陕西省安塞县离休干部曹凯

2014-10-29 16:40|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1080| 评论: 0

分享到:

    在陕西省安塞县,时时处处闪现着一位身材高瘦、精神矍铄的老者身影,他不是在作传统教育报告,就是在搜集传统教育素材,不是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就是在走访老红军、老革命,不是在农村调查研究,就是在参与扶贫帮困、救灾救济活动——他就是今年已77岁高龄的离休干部曹凯。

  曹凯1992年离休至今曾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5次被延安市评为延安精神宣讲先进工作者,4次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者, 6次被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老干部,安塞县评为十大杰出人物等。

  广泛动员,不断壮大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队伍

  “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只有大家都积极参与了,就一定能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曹凯同志是这样认识的,更是这样实践的。1998年,他高票当选为安塞县离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后,无偿把自家的一孔窑洞腾出当作党员活动室,筹措资金购买图书,订阅报纸,为支部党员提供学习资料。结合党员实际,他重新修订了党员活动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活动、过组织生活,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研究讨论热点问题,帮助党员排忧解难,使党员活动室真正成了“党员之家”。为了更好地发挥老同志的作用,组织开展了“为党树碑,再做奉献”学习教育活动,广泛动员老同志为安塞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奉献余热。他带头学习党的政策法规、纲领文件,记学习笔记48本约26万余字,写心得体会29篇约24万余字,调研报告19篇约10万余字,为老党员讲党课、做形势教育报告58场次。所在支部122名党员记写心得体会文章200多篇,为安塞科学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200多条。在他的带动下,离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安塞县干部群众齐心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深入实地,广泛搜集传统教育素材

  “广泛搜集、深入挖掘、整理提炼传统教育素材,既是学习提高的重要渠道,也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基础”,曹凯一直这样告诫自己。在担任安塞县传统教育宣讲团团长期间,他为了使自己的宣讲更富感染力,多次自费奔赴志丹、吴起、横山、甘泉、富县、延安等地,走访老红军、老革命,实地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累计行程1.5万公里。为了丰富宣讲内容、增强宣讲实效,他自费购买了一部照相机,随时随地拍摄真人实景,为宣讲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在横山县寺儿畔走访时,请人介绍一小时收费40元,唱一首红军打寺儿畔的歌曲收费10元,他都毫不犹豫地给付了。

  不辞辛劳,关心教育下一代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周总理的名言,也是曹凯的座右铭。他深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自己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熟悉青少年的心理,善做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他每年自费订阅千元以上的书刊报纸,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党和国家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要求,研究青少年思想政治方面的主要问题,思考帮助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课题。在撰写宣讲报告时,虽然许多内容他都了然于心,但每一次根据宣讲对象和环境的不同,他都精心构思,认真撰写,反复修改。几年来,写就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的“几个伟大战略决策”》、《记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同志在陕甘闹共产党的动人事迹》、《弘扬延安精神》、《迎香港、庆回归》以及国内外形势报告等讲稿78部、240万字。17年来,先后深入安塞县49所中小学校宣讲延安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等1649场次,听众达86.8万人次。同时,还受邀到靖边、横山、米脂、志丹等10余县作报告65场次,听众达18万人次。2008年以来,他积极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给离退休干部党员作科学发展观辅导18次。

  不遗余力,踊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离休干部发挥余热的重要内容”,这是曹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安塞县镰刀湾乡实地调研时,曹凯了解到高家塬村两个村民小组、64户、370口人至今水电不通,照明使用煤油灯,吃水要到3公里以外的地方用驴驮。他立即行动,多方奔走,千方百计筹集资金9万余元,为村子打深水机井两口,拉通了电,彻底解决了高家塬村两个村民小组长期以来的水电难问题。不仅如此,他还多方筹资7万余元,捐出自己积攒下来的3000余元工资,帮助镰刀湾乡宋家洼村三个村民小组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同时,他积极参与扶贫助学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返学校,继续完成学业,累计捐资24800元资助贫困大学生5名,捐资9000元资助中小学生15名。向贫困农民捐衣服200余件,每年资助3户农村五保户生活费各2000元,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3000元,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向其他灾区捐款1500元,为灾区人民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贡献了一份力量。

  曹凯17年如一日,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为安塞的科学发展发挥余热、奉献力量,一次次的捐赠,一次次的扶助,一次次的奖励,一场场生动有趣的报告,一个个喜闻乐见的活动,都在书写着曹凯的名字,都在传颂着曹凯的光辉事迹。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