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峰,89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东大生人,1945年参加地方组织,1946年到野战部队第四野战军参军,参加了围困长春的战役;1948年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然后,又参加了解放武汉地区的战斗。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52年,在一次惨烈的战役中,2000多名战友都牺牲了,吴爷爷是几名幸存者之一。抗美援朝胜利后,1956年吴爷爷转业到地方,先后在黑龙江省军官学校、齐齐哈尔公安部门工作。1985年光荣离休。 作为一名光荣的离休干部,为党和国家舍生忘死、奋斗了大半生,离休时理应安享晚年,享受自己的悠闲人生。可是,吴老总觉得应该干点什么。自己的身体还很硬朗,头脑还很敏捷,还可以为国家奉献很多啊。吴老考虑到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不知道新中国的建立有多么的艰难,不知道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有多么的艰难。为了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让他们懂得珍惜。吴老“投笔从戎”——一头扎进了书堆里,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一句句的看、一页页的读、一章章的品。都说读书贵在少年时,因为少年时期精力充沛、头脑清楚、记忆力好、思维活跃。可吴老偏偏不信这个“邪”:廉颇老矣,尚能上马杀敌;黄忠六十追随刘备,72岁定军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呢!我有一颗赤子之心,为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学习生活刚刚开始呢!于是,吴老像一个用功的学生一样啃起了书本。一本本史书、一幅老花镜伴随老人度过了多少个日升日落,见证了老人为了青少年付出的心血。有了读书的基础,加上老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吴老开始了他花甲人生另一段遥远而壮阔的旅行:利用相关节日和纪念日,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军队…… 从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开始,吴爷爷开始到营口市老边区实验小学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在营口市老边区实验小学开展了一次回忆红军长征图片展览,吴老用他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做了好几幅长几十米、宽 每一次活动,吴老都收获颇丰:学校会组织师生认真听他的讲座,看他带来的展板;活动结束后,师生争先恐后地和他合影,找他签字。老师还组织同学们写了很多的感想。看着学生们听他讲座时一张张认真的小脸、聚精会神的神情;感受着找他签字的学生们崇拜的眼神;悦读着学生们写的一篇篇感受深刻、情真意切的感想,吴老感到无比的欣慰与幸福。他知道:他呕心沥血、辛勤劳动协助播下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种子,已在小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学校对吴老关心下一代的行为大力支持和配合,每次吴老来校,学校都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操场、大会议室,多次留下吴老矫健的身姿和激扬的声音,作文本、日记、板报、《家长月报》多次留校了同学们听吴老讲座的感想,随着《家长月报》的传播,吴爷爷的名字也走进了家长的心里。 多年来,为了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吴老不但走进老边区实验小学,还走进老边育才小学、区实验中学、区实验学校、区高中、区职业技术中学、金彦学校……总之,他的足迹遍布了老边区的各个学校,十几本厚厚的相册见证了老人的经历。老而弥坚,壮心不已。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做这项利在当代、刚在千秋的事业啊。 2013年,在由中央统一组织、重庆市委帮助的“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入朝作战63周年”老战友聚会活动上,吴老作为荣誉代表,得到了这次活动的入场证。虽然由于腰脱犯了,没有成行,但是,吴老仍然得到了此次大会组委会授予的“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荣誉勋章”、“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得到了荣誉称号后,吴老知道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想:中央倡导“五老”要关心青少年成长,我做的还不够,还要加油!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事业中来,吴老动员了自己的老战友王永和爷爷等也参加了这项事业,和他一起在革命传统纪念日给学生做讲座等。吴老这样的老战士、老党员、老干部,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舍生忘死,报效祖国;在经济建设中努力拼搏;在离休后又老当益壮,心系孩子,心系未来。尤其是离休后几十年如一日,为了孩子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呕心沥血,四处奔波;耄耋之年,老而弥坚、奋斗不止。这样的前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做人的楷模。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让我们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去! 让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