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 老干部工作 双先表彰会

分享
                  

【先进个人】在夕阳中放飞心愿——记上海市离休干部方耀熊

2014-10-29 16:10|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556| 评论: 0

分享到:

2007年,离休干部方耀熊同志拿出100万元的一生积蓄捐赠给“希望工程”,希望在红军长征途经的地方,建立3所红军小学;在西藏——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当捧着大红的捐赠证书,他对着老伴欣慰地笑了:“终于圆了我的心愿了。”

  活到老学到老 将奉献进行到底

  方耀熊历经革命战争年代,战功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对人总是谦虚谨慎,和蔼可亲。离休后,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觉加强新时期政治理论学习,始终保持思想常新、与时俱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他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对个别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错误言论,他都毫不留情地给予严厉批评,坚决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他常说:“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保持革命晚节。”他担任街道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时刻铭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要求,严于律己,老有所为,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做好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他认真组织支部的每月学习活动,根据区委老干部局、社区(街道)安排的学习计划,精心安排学习内容,让支部其他老同志受益匪浅。他本人患有多种疾病,但他仍坚持上门探望老同志,积极跟大家谈心和了解情况,帮助老同志排忧解难。支部有的老同志生活不能自理或独居,他更是时时挂念,经常看望长期卧床在家的老同志和住在康复院的孤寡老同志。每逢节假日,他都不辞辛苦,挨家挨户地看望慰问支部的其他老同志。他长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得到了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每次提起他,老同志都要夸夸这个在西藏当了20年兵的老革命和有着59年党龄的老党员。

  孩子有书读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建上一所希望小学,让孩子们能读上书,这是方耀熊很久以来藏在心里的一个愿望。

  “我看不得别人没书读。”方耀熊说,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机会在学校念书。小时候由于家里穷,他只读了小学就帮着家里种地。“那时我就想,等我有了钱,一定要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有书读。”为了实现这个愿望,20078月,年愈古稀的他与老伴一起将100万元人民币捐送给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如今,圆了根本心愿的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为孩子们做了件好事,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100万元,对于方耀熊来说很不容易,实际上这些钱是他几十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更何况,这么大的数字也必须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的老伴曾是部队子弟学校的语文教师,对教育事业同样有着特殊的感情。两人商量的时候,老伴二话没说就投了赞成票。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敢给孩子们说,毕竟数额太大了,他们想先把钱捐了,再开个家庭会议报告一下。谁知家庭会议还没有开,银行转帐打来确认电话时被他女儿接到了,这才让事情露了馅。他说:“孩子们不是不支持我们献爱心,只是希望我们先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女儿的想法不无道理,一个立下军功的离休干部,到了晚年应该把生活安排得舒服些。可如今,他和老伴仍住在一套老两居室公房里,室内装修简陋,家具陈旧,一些电器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品;他的身上穿着的短袖衬衫,还是好几年前买的;平常日子里,他和老伴生活也很简朴,用他的话说:“能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就够了,要那么讲究干什么?追求奢侈是没底的。”他就是这样,保持革命本色,不断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目标。

  离休不离党 积极发挥余热

  无私奉献是方耀熊一生的追求和理想。年轻时在艰苦地区工作是这样,离休后在社区生活更是这样。

  2007年,方耀熊所在街道举办“蓝天下的挚爱”慈善活动,他把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5000元捐献了出去;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又以特殊党费的形式捐出4000元。他时常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传统的美德。我们老了,不能去汶川抗震救灾现场当志愿者,但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尽力对灾区人民表达自己的心愿,况且这也是我们老干部、老党员应尽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2008年拉萨发生“3?14街头打砸抢烧”事件后,方耀熊回忆整理了曾经在西藏战斗工作的经历,并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题为《我所知道的解放军进藏平息**集团和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情况》的演讲材料,分别在一些中小学进行专题演讲宣传,听讲师生达2500余人,让广大师生受到一次生动别开的爱国主义教育。

  方耀熊常说:一心一意听党的话,革命到底不回头,奉献是我一生的追求。”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是在职工作还是离职休养,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并用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