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兵同志没有惊天的伟业,但她却以母亲的爱、朋友的情,为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热心关心下一代 凡兵同志离休后,就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和其他同志一起成立了铁西区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多年来,她风风雨雨,经常自己带水带饭,到沈阳市工读学校及中小学校、工厂、街道,向中小学生、失足青少年、大学生、青年工人等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工读生结对子,与困难学生交朋友。多年来,凡兵同志以母爱之情,为工读生买学习用品、帮助她们找工作,给大学生掏回家路费、为年三十不能回家的大学生包饺子、还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无私奉献在社区 2000年初,凡兵同志担任了云峰贵和街道宏云社区的关协顾问。她帮助社区关协制定计划,召开会议、组织报告、制定规章制度,总结经验。在她这个副会长的支持和帮助下,宏云社区关协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被评为市优秀六好社区关协和区社区关协十佳单位。 凡兵同志是一位81岁高龄的老同志,可是为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不顾自己有病,尽职尽责地担起关协顾问的重任,经常到离家较远的社区,为他们建立社区关协组织和开展工作出谋划策,协助解决关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几年中请“五老”为社区青少年做革命传统、法制、科普教育等报告3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2000多人次。 倾注心血献爱心 2002年8月,她看到沈阳日报报道的《山里妹子带奶奶出嫁》的文章后,写信赞扬这位姑娘为孝敬奶奶不要彩礼,宁愿带着奶奶嫁给山沟里的小伙子的高尚品德,还邀请这个山里妹子和爱人到她家做客,花1000多元钱为他们买衣物等生活用品和往返车费。至今,凡兵已累计给她家寄去购化肥、种子款达5000多元。她还长期资助凌源市河坎子乡上杖子村一个9岁贫困儿童,每年达1000元。2005年,凡兵乘火车坐汽车辗转了12个小时来到上杖村小学。看到学校教室天棚脱落,她拿出6千元,修缮了5间险房。凡兵还给孩子们买来一台录音机, 100册图书,为孩子们订了一份《少年科普报》,为每个学生购买校服、字典、水壶等。凡兵老人还决定每年拿出1000至2000元助学,两年给学生做一套校服。临行前,凡兵为学校买来了一面五星红旗,升旗时,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真实的升旗仪式,非常激动,从内心深处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奶奶。 老人的善举,感动了大山里的村民和孩子们,学校经请示凌源市教育局同意,将上杖子小学命名为“上杖子凡兵小学”。2005年7月14日,凌源市河坎子乡的领导、“上杖子村凡兵小学”的校长和上杖子村村民代表为凡兵献上一面锦旗,上书“凡中之伟深山奉献,兵心济世丰碑照人”。从2006年开始凡兵还为该校建立了凡兵小学维修基金帐户,每年给学校维修基金1000元。 在纪念建党83周年前夕,她向社区党组织交纳200元特殊党费,以表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爱党之心。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她向社区和所在单位分别捐了1000元特殊党费。 凡兵同志家庭收入并不高,本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帕金森综合症、糖尿病,手指严重弯曲变形,药费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她自己省吃俭用,没舍得买一片保健药,不舍得买一件像样的衣服。可她十几年来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却从不吝惜,她先后累计捐款10万余元,倾注了后全部的心血和精力。 凡兵同志先后荣获沈阳市“十佳老干部”、沈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沈阳市“未成年人良师益友”、沈阳市关心下一代“五老”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她的先进事迹曾在多家媒体上报道。凡兵的爱心走出了铁西,飞出了沈阳,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高风亮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 |